寻找,溧阳儿时的记忆

家乡区县: 江苏省溧阳市

小时候,溧阳家乡的河水非常清冽,空气特别的清新。现如今,我回到家乡,儿时的大河里已长满杂草,河面上时时会泛出发臭的死鱼,不远处的化工厂正排放出黄乎乎的“毒水”,这条河已成了废河,没有人再用这河水淘米、汰衣裳了,也没有人取这河水做饭、浇地了,好在这里的村民全通上了天目湖的自来水。最近几年,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河水渐渐变得清洌,野草丰美,各种鱼虾黄鳝甲鱼又回来了,有时,还能看到白鹭划过。看着脚下的河水,回忆再次浮现在眼前。我家在绸缪偏南的小村,村上人不多,沿着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而居,河两岸稀稀落落地住着百来户人家,堤坝下,就是我的家。听大人们讲,这条河往南可以通到城里,往北可以通到长江。一河隔成了两村,河的东面谓“河东”,河的西面称“河西”。
河并不宽,我们这里人却都称这条河为“大河”,我至今也没弄明白为什么叫“大河”。隔着河,我们常常用手圈成喇叭状,围着嘴,朝河对面喊着“芳芳”、“小萍”、“玉英”等玩伴的名字,声音拖得很长、很长,“嗡嗡”的声音好像会传到城里。玩伴听到后,便会在家里也大着嗓门回应:“嗳!”语调一样拉得很长,我们便哈哈大笑起来。也许从那时起,我们练就了“大嗓门”。大河也算得上是“地上河”吧,河堤高出平地有四、五米。河堤坡面上一面种了桑树,沿河的另一面种了芦苇,在芦苇中间,顺着河坡做了拾阶码头,每家都有一个用几块平石做成的专用码头,昔日大河里的水很清,是村里人最主要的生活用水来源。记得从七、八岁起,我和姐姐就常常下河洗衣裳、淘米、挑水了。夏天的时候最开心了,我们一个人拿棒槌,一个人拎菜篮,菜篮里装着一家子的换洗衣裳,卷起裤脚管,赤脚踩在河水里的石头上,水清清的、柔柔的,有的时候会有几条很调皮的小鱼来逐我们的脚,很痒。“逐脚了!逐脚了!”我受不了鱼的轻逐,脚一滑一屁股坐在了水里。姐姐赶快来拉我,“你再不起来,姆妈要来拿棒槌打了!”

薏米(2015-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