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四美

家乡区县: 扬州市广陵区

扬州三和四美酱菜
扬州新闻网讯 清代时,扬州酱菜被列为宫廷御膳小菜,曾获国际博览会奖章、西湖博览会金奖。解放前,扬州酱坊就有100多家,多为前店后作,家家有高招,其中尤以三和、四美为最,“四美”是清初一秀才借用《滕王阁序》中“四美具,二难并”之句起名,含义为鲜甜脆嫩,“三和”是酱园主人自起,含义为色香味皆佳。解放后,经过公私合营,企业改制,1998年,三和、四美合并为扬州三和四美酱 菜有限公司。

股份制的三和很开放,家族制的四美较严谨

合并前的三和、四美同样经历了百年沧桑,却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

三和是由三个股东发起成立,实行股份制,这三家中又主要是梁典成占大股,收益按股分红。1930年,三和酱菜不仅在当时上海的主流媒体《申报》、《新闻报》上介绍三和酱菜,成了扬州最早通过平面媒体进行宣传的企业。以后三和酱菜还在宣传形式上不断花样翻新,专门撰写一些小品文、评论、新闻报道等宣传三和酱菜,同时他们还将这些报纸、文章集中起来,配成镜框,悬挂在各支店的店堂里,向顾客宣传。通过宣传,很快市场就扩大到江浙其他地区,不仅如此,在沪宁一线,梁典成也做起了广告,过往的路人无不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四美作为家族独资成立的酱菜企业,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总经理由族中通过推选产生,对经营负责,每到年底向家族其他成员汇报一年的经营业绩,根据业绩如何,家族成员可以投票罢免总经理。但是,一旦经过家族会议投票产生总经理,一年之内,族中其他成员不能干涉其正常经营。如今已年届80的扬州酱菜大师贾硕成回忆,四美酱园很少出现赵氏族人,他们严格的家族制度,避免了企业正常经营受到干扰,总经理拥有足够时间实现自己的经营策略。

贾硕成说,四美酱园老板赵叔宜非常节俭,一次去富春茶社吃面,特意嘱咐店小二只放半个浇头便可,在当时成为众议的话题,其节俭可见一斑。赵叔宜经营策略上趋于保守,为了便于管理,抓好酱菜质量,四美在扬城打出了“只此一家,别无他号”的口号,而同时期的三和,不仅在扬州开了六家分号,还在上海十里洋场做起了买卖,做起了连锁店的生意。

对待广告宣传上,四美一直坚持口碑宣传,“老人们都知道,四美的酱菜口味、色泽都是一流的”,东关街上一位老大爷这样对记者说。

三和率先用铁罐头包装,四美摆脱任人唯亲弊病

四美突破了传统家族式管理模式中任人唯亲的弊病,实行量材用人,各级头目都从干得好的伙计中提拔,柜头和伙计分为八级,收入差距达十多倍,体现了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的不同价值。

而三和酱菜公司在包装上面进行了创新,率先在全国使用铁罐头包装生产,延长了酱菜保质时间,扩大了销售渠道。1933年,举办全国铁路沿线生产货品展览会,三和酱菜公司派员携带大批酱菜罐头参加,充分利用展览会宣传三和酱菜,提高了三和酱菜的知名度。

“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是历代三和、四美东家坚守着的店训。这看似朴实无华的八个字,无论三和还是四美,都将其视为企业永续辉煌的不二法门。据记载,光绪年间,无论大人小孩,只要花一个铜钱,就能买到一碟小菜,店员还会在酱菜上滴几滴香油,再把顾客送出门外。旧时的三和有“规矩牌”,商德义举,口碑相传,为它赢得了无价的信誉。即便到了今天,其坚持“为商以德,诚信为本,谋利有度,竞争有义,利泽长流”的经营理念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三和仍坚守传统工艺,精良选料、精工细作。比如乳黄瓜,必须选用本地特有的线瓜为原料,要求在黄梅季节清晨顶露采摘,为保证其鲜、嫩,采摘时每条乳黄瓜上必须有花,每500克鲜瓜25条以上。又如,萝卜头是选用特色“晏头”小萝卜头作原料,要求色白、皮薄、甜脆、大小匀称,每500克35粒以上。

做仁义生意,正是三和、四美代代不息的为商至境。

三和四美:品质成就酱菜经典

在长达百余年的经营过程中,三和四美经历了家族企业—公私合营—国有企业的变化历程。1998年,三和、四美合并为扬州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成为省内第一酱菜生产商,拥有6万吨酱菜生产能力,坚持从原料采购、生产到产品销售全部采用ISO9001:2000标准产品,生产的醋、酱油、酱菜均通过QS国家质量安全认证。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酱菜不仅鲜、甜、脆、嫩皆备,而且色、香、味、形具佳;各种酱菜、花色酱不仅酱香浓郁而且脂香纷溢;腐乳不仅细腻柔和,而且滋味绵长。

扬州三和四美在保持原有传统特色风味的前提下,经不断总结前人经验,逐步提高完善。加工方法因料、因品种、因季节而异,腌菜采用传统方法腌制,保持菜坯的脆、嫩。咸坯加工或手拣精选、或手工切制、或机械加工,切制成不同形状的条、块、丁、丝、角,配以蔬菜原料本身具有的红、绿、黄、黛等不同颜色,突出产品的色、型。瓶装酱菜采用配卤工艺,卤汁澄清,有光泽,咸中带甜,甜中带鲜,具有浓郁的酱香气,风味自成一家,与各地的酱菜“味不雷同”,成为甜酱渍菜工艺的经典之作。

花花(2014-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