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悟空

家乡区县: 武汉市江夏区

尚在未知人事的年纪,电视剧《西游记》已经无限传播在我们的每一个暑假里,就像芒果台每年暑假都会回放那些年红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一样,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类似许仙和白娘子的旋律,回荡在我们90后的耳边。猴子山中称霸王,捣蛋的男孩子如果说起西游记,肯定还会说最喜欢孙悟空,除却他72变的通天本领,还有他大闹天宫的那番气势。虽然他终究是被如来佛祖一掌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但若由得他把天捅破了,这戏也没法演下去了。
长到一定年纪的时候,这才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里有一部《西游记》,因了这缘故,当时甚至觉得自己很受文化熏陶。虽然名著在那个时候,在我们眼里就是你看不懂就对了,你不能欣赏就对了,和我们津津乐道的“齐天大圣”压根在一个格调上。很多年后,再去翻看有关于它的原著,才知道真是有名著这回事的。
第一回,他石破天惊的从石头里蹦出,除了这一离奇的身世之外,倒也没见得有什么特别之处。水帘洞前,在一堆泼猴里站着的时候,都便是辨不出来哪个是他。好像是那轻轻一跃,便奠定了他花果山水帘洞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气质,此后更是走上了一条别样的路。
到底是有些灵性的,菩提祖师那拜师学艺,敲了三下脑袋,即有意会。我想也就是这三下,才让菩提祖师为之一动,慧根的确很难得。从最开始出场的时候,他的顽劣性就暴露无遗,菩提祖师也不会看不出来,本领有多大,依着他的性子,就能捅多厚的天。不然,不会被称为“泼猴”,待他学成之时,便是一句:你从那里来,就从那里去吧!师徒缘分,就此尽了。
有一身本领,弱肉强食,到底硬气。如果说之前在水帘洞称王,不过是借着他的无惧无畏,一跃而过,那么,此时他是真怀着一身本领坐上大王的宝座。占山为王,独霸一方,怎么看,都是威风八面的样子,天庭也是识时务为俊杰的,给个弼马温的官职有意拉拢,偏偏不尽人事。兴致盎然的捡了个天庭官职,结果被一语道破“看马的”,除了有关“面子”问题,还是档次问题,敢情确实拿着当猴耍呢。蟠桃会,大闹天宫,自是不必说。泼猴撒起泼来,就是不管不顾的。凡事有因必有果,如此折腾,便是要承受其后责。一掌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也算饱经人世风霜,怕是风景,也只觉得,年年似年年。虽说没能完全祛其戾气,倒也知晓他不是无所不能的。第二位师父才有此出场,如果说,第一位师父是来教他修身的,那唐三藏无疑是派来给他养性的。细皮嫩肉,毫无缚鸡之力,待人接物皆是温和而不急躁,和他恰恰相克。至今还记得,周星驰演的《大话西游》里,唐三藏的碎碎念简直就是来毁悟空的。虽然电影的翻拍确实有它夸张的表现技巧,但从某种程度上还是不难看出师徒二人不可逆和的矛盾冲突,最有名的一段当属于“三打白骨精”。
一路西天取经,磨难自是少不了,悟空的形象也在这一路上发生悄然的改变。如果说,当初悟空陪唐僧去经历这八十一难是有些不甘心的,甚至如果不是因为紧箍咒的缘故,唐僧已死在他的棍棒之下。而在取完经书之后,他是心悦诚服的要叫一声师父。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也会浸淫于各种想象之中,各种千奇百怪的妖怪总能抓住我们的眼球,然后看着他从耳朵里掏出一根定海神针,一棒子打死很多坏人。那时候,我们的眼界停留在每一个貌似惊心动魄的磨难里面。
而等到成年之后,再去看所谓的”九九八十一难”真是觉得有些唏嘘。哪有什么真经可取,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甚而一路走来,我们会很神奇的发现,很多人,都是个“悟空”。刚刚落入这个纷杂的世界的时候,我们还只会啼哭,在尚未成形的认知里,我们的眼神里也是没有畏惧的。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窜上蹿下”,“为非作歹”,所以“悟空”大闹天空的时候,我们都能开怀大笑,我们喜欢他的不知天高地厚。到了上学的年纪,我们循着人生的轨迹,开始了“本领”的学习,当我们学成之日,老师也已经被我们留在身后,也像一份缘尽的收场。至于那个碎碎念的唐僧,好像转移在我们父母的身上,他们在我们身上所付出的耐心,我们之间的成见和矛盾都在相处中消弭,就像悟空有一天会心甘情愿的叫一声师父。
悟空经历的那些磨难,在我们身上,也是一样。弱肉强食的竞争,放在哪里,都不会少。西天取经路上的后来,当悟空经受了历练,真的成了佛之后,我们反倒对他有些陌生。他身上的那些锐气都被洗去,也像很多个佛一样,到达一个境界。但是我们也明白,当我们褪去了青春的稚嫩和躁动,也会如他一样,心甘情愿和心悦诚服的面对这个世界。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这就是当初的悟空,和我们。

 

宋明慧(2015-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