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交通

家乡区县: 延安市洛川县

民国23年(1934),加修咸榆公路,洛川段是民国23年(1934)9月动工,24年(1935)4月完成,征用民工9840名,共加修42.5公里。
建国后,1952年咸榆公路改称咸宋公路。1970年定为西包公路,沿路设伏益、城关、安宫、汉寨四处养护班,增修和改修大型石桥3座;半土桥5座。1957年洛川道区成立筑路大队,进行重点改建,逐段铺上沙石路面,道路两旁栽树,修筑涵洞石桥,成为沙砾路,达到四级公路标准。1969年冬,成立战备公路工程营,计300余人,沿路勘察设计拓宽路基,加固土桥,改成料砾石路面。
1976年至1980年铺成渣油路面。1984年路基拓宽达7.5米,油路面宽5米,达二级渣油路40.8公里,沿线有四行绿化树。[14]
2011年,洛川县完成公路客运量1116.5万人次,同比2010年增长26.9%,货运量194.9万吨,增长17.6%;货物周转量6653万吨/公里,增长18.1%。客运周转量23912万人/公里,增长36.4%。
2012年,洛川县完成公路客运量11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货运量223万吨,增长14.4%;货物周转量7784万吨/公里,增长17%。客运周转量24736万人/公里,增长3.4%。
建国前夕,洛川县有西医5名,中医30名。1955年有西医16名,中医45名,草医4名。1956年,经卫生局审查批准的合格医生只有17名(西医5名,中医12名),县医院也只有专业医务人员18名。
1975年,成立洛川县卫生学校,校址设在县医院,教师由临床医生兼任。轮训在职初、中级卫生人员和乡村赤脚医生。1982年在县城东北新建教学楼一座。建筑面积为936.6平方米,教师宿舍10间。同时购置1万多元的教学仪器。有教职工10名,到1985年共举办各类学习班14期,培训医务人员345人,至1990年,培训6期,培训人员达282人。
2011年,洛川县共有卫生机构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个;床位448张,卫生技术人员779人,其中医生24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参保农民16万人,参合率达到97%。[10]
2012年,洛川县共有卫生机构4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个;床位580张,卫生技术人员665人,其中医生293人,参保农民16万人,参合率达到97.5%。

超超超(2015-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