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习俗

家乡区县: 延安市洛川县

洛川人民素以面食为主,重主食而轻蔬菜,尤嗜辛辣,好酒好茶。粗粮细做,细粮巧做,颇具特色。
(一)平时饮食
农忙时多一日三餐,农闲时则一日两餐。特别爱吃馒头、面条。食必辣椒佐餐,有“辣子吃了不乏”之说。讲究两顿馍馍一顿面。冬日稀饭咸菜,谣谚“暖窑热炕一盆火,稀粥咸菜泡蒸馍”。就餐时,多系炕上放一木盘,年长者或客人上座,全家围盘而坐,共食。
(二)节日饮食
洛川群众视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为大节,饮食最为讲究,民俗色彩浓厚。
清明:蒸冠儿,做凉粉。“冠儿馍”系一圆形大馒头上饰以面塑鸟蛇、文具、麦囤之形状。按家中人口每人一个者,谓之“人口冠”,内包鸡蛋,以各人不同身份,学生的面塑书包、笔墨之类,男人的面塑麦囤之类,女人的则面塑花鸟之类。上坟用的谓之“掰纸冠儿”,多面塑鸟蛇猪头。据传介子推被焚绵山有鸟蛇相护以祀之。多数之家此时碾米面或做凉粉。
端午:吃晶糕,烙面鱼儿,也有包粽子者。面鱼儿,是用白面塑成鱼、鸡等形状。据云,烙死鱼儿,使它不能食屈原之尸,足见人民对屈原的怀念之情。家家饮雄黄酒,谓可避蛇、蝎毒虫之害。
中秋:吃枣儿馍,月饼。枣儿馍是用白面做成三角形或塔形,中间放几颗红枣而成。敬月完毕,分而食之。
春节:饮食准备最为认真。一般腊八过后,即陆续开始。农村各家都要碾米面,把软糜子米面,经过蒸炒、热炕上发甜等多道工序,包上豆馅,做成软馍,俗谓“软馍”;也可不加馅儿,晾冷切片,炸成油糕。以硬糜子米面经以上工序,用火摊成的对折半圆形馍,谓之“黄儿”。这是粗粮细做的典型。各家还要以白面做成老虎,谓之“人口馍”,每人一个。做塑以花鸟的“供儿”,祭祖敬神。烟茶酒肉,较其它节日丰盛,有“正月大吃大喝”之说。
(三)庆典饮食
喜庆宴客,由主人登门邀请,俗称“下书“。其酒席多以上菜多少而定,有“四菜一汤”,“八大碗”,“十全”“十二观灯”、“十三花”等名目。农村宴席多有肉块八碗,谓之“硬八碗”。洛川人民多好饮酒,且喜猜拳。一桌酒席上,坐八至十人,一壶一杯,传壶递饮。不饮酒的人,也需尽传壶杯之劳。
小孩生日:多面塑老虎、兔儿馍,吃饸饹、宴席。亲朋中至厚者送空心环形馍,面塑花鸟谓之“曲连”。
结婚:酒菜最为丰盛。至亲须送半圆形大馍,用面塑龙凤花鸟,谓之馄饨,祝福婚姻圆满之意。

超超超(2015-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