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直的人行便道连通千家万户,洁白的小洋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干净整洁的院坝随时欢迎客人留下来……这就是如今的棠香街道冉家店村。
从2008年起,棠香街道的和平、冉家、三合等村(社区),便先后被纳入“美丽乡村”市级示范点、示范片建设,该街道通过整合、打捆各方面的资金,大力发展农村实体经济、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改善基础条件设施,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农村基础条件更好
冉家店村的陈世万,几年前修了房子,不过让他一直忧心的是,“有修房子的钱没打院坝的钱”。好在去年,村里的“美丽乡村”项目将他家的院坝纳入改造范围。
“我一分钱都没出,400多平方米的水泥坝子就给我打得‘巴巴适适’的。”老陈说,想起当初“美丽乡村”项目修建便民道占了自家的耕地、自己还和村干部吵一架的事,至今都脸红,“要不是他们,我的坝子肯定打不了。”
让老陈意外的是,今年,他家的厕所也被纳入了“农村卫生厕所”改造项目,同样也不需要自己花钱。
据介绍,几年来,该街道一共整合了市级专项资金、街道配套资金、群众自筹资金共1200万元,修建了3个农民新村,改造危旧房913户,整治沟渠 2545米,并修建了水利设施、集中供水点、太阳能路灯、沼气池等农村基础设施,为农民粉刷外墙9千平方米、平整院坝1.7万平方米、改厕210户。
特色产业逐步增多
2010年,棠香街道引进的旭斛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金星社区。经过5年发展,该公司已形成一条集研发、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种植 有铁皮、紫皮、金钗等多个石斛品种。铁皮石斛是该公司的主打产品,种植面积达200亩,每平方米可产鲜石斛10余斤,每斤价格1000元左右。
金星社区石斛基地的发展,解决了当地不少剩余劳动。在该基地工作的刘大姐说,他每月工资有2000多元,加上5亩地的租金,一家人的生活基本够了。“我也算个‘白领’了噻?你看嘛,每天在基地内工作,不脏不累,安逸得很。”刘大姐微笑着说。
借“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棠香街道近年来各村、社区都在积极争取、推动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发展。
据该街道经发办主任赵勇介绍,目前该街道已完善现代休闲旅游农业种植2500亩、休闲服务1200亩,石斛、半夏等中药材基地1500亩,三合、双丰无 公害蔬菜种植3500亩和双福油脂、海天石魂等农产品加工集群,形成市、区农业龙头企业21家,农村专业合作社25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