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的艺术特点

家乡区县: 河源市紫金县

客家山歌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到现在。用我们客家人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好听。怎么样好听呢?除了唱歌人的声音洪亮悠扬悦耳和腔调婉转以外,更主要的是客家山歌的内容丰富,语句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使人听起来心情舒畅,消除烦闷,乐于忘返,沉于艺术享受之中。为什么客家山歌能够如此吸引人呢?因为好的客家山歌溶入了较高的文学艺术结构,如,排比方法,语气双关,比喻双关,谐音双关,歇后语等文学艺术格调,故能吸引人们,下面试举些例子子说明:

1.排比句:

日头唔出雾唔开,石路唔行生溜苔。

铜锣唔打唔晓响,山歌唔唱心唔开。

这首山歌用了四句因果关系,唔(不)怎样必然唔(不)怎样的结果。我们的先民虽是口头演唱,实际包含了排比形式的文学艺术。

2.比喻双关:

三月稔花满山红,阿哥因为屋家穷,

单只灯笼庙门吊,神鬼也知厓矛双。

这首山歌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用单只灯笼比喻单身的青年,单只灯笼庙门吊,不单所有进香的人能看到,庙是神和鬼住的地方,所以下句又有歇后语之艺术特点。还有:“灯草拿来两头点,日久才知共条芯(心)”和“灯草做门爱关芯(心)”都是比喻双关的佳句。

3.谐音双关:

日头落山又一天,妹子单身又一年。

风吹茅草矛依靠,扁柴烧火炭(叹)无圆(缘)。

这首山歌的炭和叹谐音,“圆”和“缘”谐音。用不圆形的炭比喻婚姻没有缘份而叹息,同时也是歇后语的应用和双关语。

另一首:新打酒瓶七寸高,样边打得简苗条,人人都话系好锡,总是唔知有铅矛。

此歌也是谐音双关。而且用三句铺垫,一句点题,强调了第四句主题,使人印象深刻是一首精选的艺术杰作。

客家山歌还有许多艺术特点,如夸张、拟人、对比、夸奖、讽刺、反赞、试探、陈述等文学艺术手法,不能一一举例了。大多客家山歌的开头都以自然景象,自然的事物加以分析评辨来比喻人情事故,用艺术的语言把二者联系起来,达到说明问题,引人入胜,妙趣横生,娱人乐趣的目的。同时又压韵动听。凡是艺术都有吸引力,客家山歌由于具备诸多的艺术因素,故一代一代的传下来。

華崽(2015-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