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百里石窟

家乡区县: 甘肃省泾川县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位于甘肃省泾川县。泾川,古称泾州、安定,是今日甘肃东大门,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东越陇山进入京都的关陇咽喉,其地还有大云寺,王母宫山等文化古迹。
百里石窟长廊在长安至罗马的整个丝绸之路上的价值,不只是一条路的概念的惊现,而是百里“原生形态”的古文化遗产的存在。它以百里石窟长廊的巨大规模,护持着隋文帝仁寿元年(601),第一批分发给泾州等30个州的佛祖舍利。唐大周延载元年(694),武则天敕赐的金银棺椁佛宝容器而开创了“唐代舍利痤埋制度上的划时代变革”(《甘肃文物工作五十年大事记》)。1964年出土于古泾州大云寺遗址的这组顶级国宝,于1971年9月19日经郭沫若鉴定后一直代表国家外展文物在世界许多国家展出,40年来,从未出现“泾川”二字。直至2004年10月20日,《甘肃日报》刊登了记者许维揭示泾川佛宝金银棺椁尘封40年的文章,巧于同时也看到北京佛光寺佛牙舍利在泰国展出76天,得到价值46.7万美元回报的消息,以及比泾川晚了180年的法门寺佛指舍利金银棺椁外展香港、台湾,人们才感到失去了文化资源占有的主动权和优先享受权,更谈不上什么回报,文化资源的大量“流失”,泾川才陷于这种“资源富饶的贫困悖逆现象”的困惑。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的全面考察论证,是对泾川佛教文化遗产的整合和再认识,也是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再认识,通过整合,将佛宝圣物从40年尘封中烘托出来,渴望他能随着今日泾川大云寺博物馆工程的启动,能重新回到百里石窟长廊净土原址,长廊将重新展示它昔日的辉煌,人们将重新认识百里石窟长廊,也将重新认识泾川,同时还将认同古泾州曾是“白马”“青牛”聚会京都的第一驿站。

在路上a(2015-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