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看电商与店商造节的区别

家乡区县: 清远市佛冈县

前言:5月20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谐音为“我爱你”变成追捧的一个人造节日。其中值得一说的是“520”背后的商家造节逻辑。从这个节日可以发现,电商比店商越来越善于从看似普通的日子中找到消费点。

一、电商造节比店商成功的原因
如果说商家都是敏感的,那么从今年的5月20日就反映了电商比店商更加敏感——在众多围绕“520”的营销活动中,大多数都是电商,店商的身影有些寥落。其实除了消费习惯,电商的努力也很重要。比起店商,电商更不愿意错过哪怕一丁点的营销机遇,只要有些许机会,就会“小题大做”。所以,不论是怎样的人造节日,在电商的努力中,或多或少都带动了消费。都说“机遇只厚待有准备的头脑”,那么消费者为“520”买单,无疑是对电商努力的回报。

二、电商造节越挫越勇

坦白说,并非所有的人造节日都值得称道,包括“6·18”、“双十一”等电商人造节日,都缺乏相应的文化底蕴,是不折不扣的商业噱头。但电商并没有因为遭受批评就停止造节的步伐,而是越挫越勇、一往直前。就像品牌用大量广告来加深消费者的影响那样,电商也通过反复进行的大肆渲染,逐渐让外界接受了这些人造节日,并且取得了不错的营销效果。人造节日已不仅仅是虚张声势的营销,而是各种创意的比拼。对于这些好的创意,市场自然很难再说“不”。

结语:相比之下,有些店商在经营时韧性不足,虽然也有不少营销好点子,可要么见好就收,要么半途而废,真正愿意花费几年时间培育一个节日的,并不多。其实,从电商人造节日一年比一年火可以看出,如果其他商家也想打造属于自己“节日”,只要愿意坚持,机会并不小。

李港玲(2015-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