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面临一场“大考”,原因以及代价是啥

家乡区县: 东莞市

最近几天,被官方掌控的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一度创下了15个月以来的新高:6.1079。

人民币之所以“表现良好”,是因为在5月下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讨论是否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的一篮子货币,并在今年年底做出最后决定。

“特别提款权”是IMF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帐单位,又被称为“纸黄金(Paper Gold)”。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它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作国际储备。

“特别提款权”目前由四种货币来确定价值: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其权重分别为41.9%、37.4%、9.4%和约11.3%,中国的目标是成为其中的第五种货币。如果按照目前中国的贸易额和经济总量,人民币加入后会成为第三大货币。

人民币纳入SDR的最大好处是,世界各国在其官方储备中,都会按照比例配置人民币(以及其他四种货币),这样就带来长达数年的,对人民币的巨大需求(因为人民币是新增加的品种)。而这种需求,或许可以对冲掉人民币迈向自由兑换过程中,引发的资本外流,让风险大大降低。当然,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都会获得提升。

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的种类和币种,每5年调整一次。中国在2010年的时候,试图让人民币加入其中,但这涉及到人民币要“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由兑换。当时中国还没有做好准备,对资本走出去也没有强烈的需求。现在情况变了,“一带一路”、“亚投行”的提出和设立,都意味着中国的国家战略发生了巨大调整:对资本的态度,从“引进来”转变为“走出去”。所以,让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极为强烈和迫切。

人民币要被IMF接纳为SDR的成员,必须要在今年年底之前做到以下几件事:

1、人民币不能贬值,至少不能对相对弱一点的欧元、日元、英镑这些货币贬值。在美元加息的大背景下,全球出现通缩迹象,欧洲和日本等经济体的日子都不好过,美国也在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回流。他们都不愿意看到人民币贬值。所以,要获得他们的投票支持,实现“入SDR”的目标,中国必须忍痛让制造业做出牺牲,至少在年内让人民币保持坚挺。

2、人民币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可兑换。对此,有些学者理解有偏差,IMF没有要求人民币在年内100%实现自由兑换,假如是这样要求的,中国也不可能同意(这将引发巨大金融风险,人民币汇率面临暴跌的可能)。但人民币必须要做到所谓的“被广泛使用”和“大量交易”,并获得IMF执董会70%以上的投票认可。

对于人民币在2015年将要实现的“可自由兑换”,周小川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做过一个讲话,对此做过详细阐述,现在引述如下:

值得指出的是全球金融危机后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中国正在努力找机会实现的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不再是基于完全或可自由兑换这样的传统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从全球金融危机吸取了经验,中国将采用有管理的可自由兑换。在实现人民币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之后,中国将继续管理资本账户交易,但很大程度会以转变过的方式进行,包括使用宏观审慎方法限制跨境资本流动以及维持币值稳定和金融环境安全。中国将在以下四种情况下保留资本项目管制:

首先,涉及到洗钱、对恐怖主义进行融资、过度利用避税天堂的跨境金融交易,都应该受到监控和分析。这一实践行为也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纳。

第二,新兴市场经济体仍旧需要对外债进行宏观审慎管理。私人部门过多的外债和货币错配是亚洲金融危机的源头。各国需要从危机中吸取教训,宏观审慎的方法在必要时的时候应该在管理外债的时候使用。

第三,中国将在合适的时机管理短期投机资本流动,然而对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期和长期资本流动将被解除管制。这也是IMF的建议。

第四,国际收支统计和监测将会加强。正如IMF建议的那样,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当非常规的国际市场动荡或者国际收支出现问题时,各国可以暂时采取资本控制的方法。

3、人民币要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这也是近期央行在第三次减息的时候,大幅扩大存款上浮空间,以及加快推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让人民币加入SDR是一件大势所趋的事情,这倒逼了中国的金融改革,虽然短期内制造业将浮出沉重的代价。我的建议是,在今明两年国家应该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出台更多减税政策。比如,用股市超收的印花税(上个月是300亿)来支付这部分成本。因为人民币保持坚挺,受益的是楼市股市,而受损的是制造业。

虽然人民币汇率在2015年被迫保持坚挺,但未来小幅度贬值仍将不可避免。因为我们广义货币M2增速即便是降低到12%左右,仍然偏快(GDP增速仅7%),是不可长期持续的。

JKK27(2015-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