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享誉世界的阿根廷诗人、作家、翻译家。西语美洲文学之父,创作风格深邃、博学,独树一帜,尤以融现实于虚构而臻于神秘的迷宫式构思著称,对世界当代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均有重大影响。
1976年, 博尔赫斯在印第安纳大学参加了一系列有关他的生平与创作的对话活动。1980年春,他作为帕登教授重返印第安纳,度过了一个月的时光。他还访问了芝加哥、纽约和波士顿,一路上边走边谈。本书为这两次美国之行中接受访谈的记录结集,共十一篇对话,涉及博尔赫斯对时代、宗教、哲学、文学和写作的诸多观点。
博尔赫斯的性格与谈吐,至少同他的作品一样意味深长,富于机智。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他游走四方,口授诗歌、寓言和故事。在旅行和闲谈中,他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口头文学。博尔赫斯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主题,耄耋之年炉火纯青的思想,交织闪耀在这十一篇谈话中,使人得以一窥这位文学巨擘的心灵堂奥。
本书为博尔赫斯、巴恩斯通、西川三位诗人一次跨越时空和语言的诗艺合作。西川自1980年代开始译介博尔赫斯,二十年后重校精译,修订新版。编者巴恩斯通三十年后新作“后记”,重新评价博尔赫斯的文学遗产。
作者简介 · · · · · ·
威利斯•巴恩斯通(Willis Barnstone),诗人、学者、翻译家,1927年生于缅因州刘易斯顿,先后就读于鲍都因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退休前为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曾于1975–1976年执教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1984–1985年作为富布莱特教授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出版著作四十余种,曾获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奖、古根海姆基金会奖修金,两次获普利策奖提名。
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学教授。曾短期任教于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2007)、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写作系(2009)。出版有六部诗集、两部随笔集、两部评著、一部诗剧。此外还译有庞德、博尔赫斯、米沃什、盖瑞•施奈德等人的作品。曾获上海《东方早报》“文化中国十年人物大奖(2001-2011)”等。其诗歌和随笔被收入多种选本并被广泛译介,发表于二十多个国家...
(展开全部)
目录 · · · · · ·
原序
1.神秘的岛屿
为什么不谈谈另一座神秘的岛屿?为什么不谈谈曼哈顿?当一个人想到曼哈顿,他就会想到纽约这座大众的城市。不过它会使你失明,就像太阳会使你失明。太阳当然是神秘的。据我们所知,只有鹰能够直视太阳。我无法一睹纽约,不是因为我双目失明,而是因为纽约使我失明,与此同时我又爱着它。当我说到纽约时,我立刻就想起了沃尔特•惠特曼。
2.当我醒来
当我醒来,看到的是糟糕的事情。我还是我,这令我惊讶不已。
3.它像夏日的黄昏徐徐降临
· · · · · · (更多)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共145个) · · · · · ·
博尔赫斯 外国文学 访谈 文学 随笔 拉美文学 谈话录 阿根廷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 全部 128 条 )
热门 / 最新 / 我关注的
0 有用 toystory 2015-01-10
半梦半醒睡前读几页
0 有用 云淡风不清 2014-12-02
看完这本书,让我对博尔赫斯这个以前很难认知的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0 有用 把噗 2015-01-07
谈话最精彩的一直是纳博科夫和费里尼。
3 有用 btr 2015-01-03
(1)“博尔赫斯与我”,fetch/doppelgänger,镜子,表演性/谦逊;(2)时间、噩梦、迷宫、隐喻;(3)但丁-惠特曼-坡-弗罗斯特
0 有用 劈头士》左小姜 2015-05-10
同样是下午蹭的书。博尔赫斯就比艾柯可爱多了~~~想去看他自荐的《沙之书》~~这本里面,作为诗人的博尔赫斯比作为小说家的博尔赫斯出场更多,略遗憾。
书评 · · · · · · (共16条)
我来评论这本书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王东东
> 博尔赫斯:一个魔术师的谦虚
王东东
博尔赫斯:一个魔术师的谦虚 王东东 博尔赫斯谈到他是怎样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下,成为一名不可救药的唯心主义者:“吃饭的时候他拿起一只桔问我:‘这只桔子是什么颜色?’我就说:‘噢,我想它是桔黄色。’但我发现这还不够,就补充说:‘我们可以说他介乎红色和黄色之间。’他说:‘对,但如果我把灯关上或者你闭上眼睛……’于是我便盯着他。另一个晚上他会问我:‘这桔子什么味?’我说:‘嗯,桔子味。...... (8回应)
2007-02-10 22:04 35/38有用 来自 作家出版社2004版
btr
> 另一个博尔赫斯
btr (鼻涕人)
(刊于2015年1月12日出版的《上海壹周》) 在1972年的短篇小说《另一个》中,博尔赫斯想象了70岁的“我”与19岁的自己在美国坎布利奇城查尔斯河畔长椅上相遇的场景。“我”与另一个博尔赫斯谈论文学,谈论童年时代爱读的书(自然少不了《一千零一夜》和《堂吉诃德》),谈论父母及世界局势(发生在“我的过去,也就是你的未来”),也陷入了关于身份与梦境的探讨——“如果今天上午以及这次相遇都是梦境的话,我们两个人...... (1回应)
2015-01-14 13:38 10/11有用
白玉京
> 博尔赫斯:我是过去的信徒
白玉京
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了解一个作家,不是通过自传,谈话录可以让我们更清晰的看到到他的观点。看诗人博尔赫斯最爱的诗人,翻译家博尔赫斯最爱的语言,小说家博尔赫斯最爱的作品,以及,作为一个神秘主义者,唯心论者,不可知论者,个人主义者,他对世界,哲学和文化的看法。 看书之后才发现博尔赫斯的祖母和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葡萄牙西班牙混血。这也很好解释了博尔赫斯对英语文学的热爱,童年时期看遍父亲的藏书奠定......
2014-11-21 17:17 11/11有用
iRunn
> 博尔赫斯借给我们一个眼光——诗人西川谈博尔赫斯
iRunn
“美国有个作家艾略特•温伯格,是纽约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人,他也做翻译,主要翻译的一个作者是奥克塔维奥•帕斯。艾略特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说有一次在纽约,他跟帕斯坐在一个大饭店里,两人聊天,边上是一个大玻璃窗,这时候大街边上走过来一个老头——老头旁边还跟着一个人——走到他们这块儿就停下来了。那个老头的动作好象是要往里看,但是也看不见。艾略特一回头,说这不是博尔赫斯吗?就把博尔赫斯请到饭店里来,......
2014-12-20 21:15 15/16有用
陸釣雪
> 西川向博尔赫斯提问
陸釣雪 (文学在我这里,北大精神在我这里)
一、绪论 2014年12月12日星期五晚上七点,西川在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102教室开了《向博尔赫斯提问》的讲座。此讲座由北京大学未名讲坛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合办之。 我在讲座活动一发布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去了,与博尔赫斯一样,我很没有世俗时间性概念,由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名家讲座。最近在清华大学汪晖办的安东尼奥·奈格里(意大利激进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讲座与陈鼓应致辞的余敦康讲座就被...... (5回应)
2014-12-13 02:19 8/9有用
遆存磊
> 博尔赫斯的黄昏絮语
遆存磊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博尔赫斯的谈话,总是让人感兴趣的,因为他那些迷人的短篇小说、诗歌与文论,有着无限的解读可能,而听听作者现身说法,总是胜过外人汗牛充栋的千言万语。《博尔赫斯谈话录》中的诸篇对话,与这位老人的晚年失明息息相关,最后二十多年不能亲笔书写的阶段,口述成为博尔赫斯创作与交流的方式,而老人的善谈也为谈话录的辑录成为可能。博尔赫斯是一位极为谦抑的人,他的低调时时令访谈者语塞,不过老人的谦虚并没减少信息......
2014-12-19 09:18 7/7有用
> 更多书评(共16条)
读书笔记 · · · · · · (共99篇)
我来写笔记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su6
展开
第41页
su6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西班牙语里不说”醒来“,而是”记录你自己,想起你自己“(recordarse)。
2014-12-26 10:33 3人收藏
su6
展开
第342页
su6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我们也许会信服夜晚的风、空气,我们抬头望见的星星,但论争不会使我们信服。
2014-12-24 17:49 1人收藏
白玉京
展开
第32页
白玉京
死亡是时间的标志。我们有两种死亡:出生之前和生命结束以后。这两种死亡人人有份,但也许个人真正的死亡是我们每日不断经历的,我们想象它。
2014-11-21 15:45 1人收藏
叶小帆
展开
第302页
叶小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