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复古,字子野,号远游。生于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逝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汕头市龙湖区下蓬镇渔洲乡(时为海阳县蓬州都,南宋绍兴10 年 前 还未复置揭阳县)人。他的父亲吴宗统,曾官拜翰林侍讲,世居潮州。吴复古自幼聪颖,任侠好义,以博学多才、精通经典,被荐举为孝廉,宋神宗年间被封为皇宫教授。他治学严谨,虽出入官宦门庭而刚直不阿,深得一代鸿儒司马光、韩琦等的器重。学士苏东坡与他交为挚友。因吴复古厌恶宫场上的尔虞我诈,淡泊仕途,不久,以孝养为辞,上表告退。[1]
吴复古回潮州,却对他妻子说:“黄卷尘中非我业,白云深处是我家。”遂别妻儿,离开家庭,到潮阳县直浦都(今灶浦镇)的麻田山中建了一座庵堂,设岁寒堂,作为读书养性之所。
吴复古
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吴复古游登州,于北海得12奇石,带回麻田山。当时苏东坡被贬江南,吴复古并不避忌,与他常有书信往返。后来为侍养父母,吴复古重回潮州,葺治园亭,教养子弟。吴宗统仙逝之后,葬于距麻田山不远处。吴复古乃率家属定居于揭阳县南潮后厝,因这里与麻田山一江之隔,便于守制庐墓。此后,吴复古再度外出远游。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吴复古从番禺往清远遭中病终,享年96岁。其妻儿赶往省视,扶柩归葬于麻田山远游庵之侧。苏东坡在真州闻讯,撰写了《祭子野文》称吴复古“急人缓己,立其渴饥,道路为家,惟义是归,卒老于行,终不自非”。高度评价了吴复古高尚的一生。[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