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石望腐竹起源之说

家乡区县: 阳江阳春市

      石望腐竹制作的起源在哪个朝代,这很难界定。但有这样的一种说法,说腐竹的制作是一个村姑无意发明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某山村有一个心灵手巧的村姑,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年纪大了还不想出嫁。一日,为了慰芝含辛茹苦的父母,她在双亲外出劳作后,自个推磨、煮豆浆,想要制作一餐豆腐让父母吃个饱。那时,正值兵荒贼乱的年月,村姑在家架柴火烧豆浆之际,门口走进几个贼头贼脑的人。来人见面前的村姑,眼睛一亮,不问青红皂白,立即架着村姑往山上走。
村姑被架到山上的一个石洞,洞里有一满脸横肉的男人,自称“山大王”。山大王见到村姑,破例对他手下称赞“你们跟随我多年,为我找过不少女人但没有一个比得上这个。”说完,喝退左右,一手拉着村姑就往石室走。村姑见状,灵机一动:“大王,你看错眼了。你见我生得面貌好,可你不知道我是生麻风病的。如果不是这个,我早做了人妻了。因为这个,我成了老女都未能……”

      山大王一听,傻了眼,但转念一想:难怪这么好的女子没人要?这几年,兵匪横行,如果不是“那个”,好货到现在还会落在我的手。最后,山大王肯定了村姑的说法,干脆打发村姑回家。

      村姑牵挂那锅里的豆浆,回家后第一步就是揭开锅盖看豆浆。糟了,原来满满的一锅豆浆,经过柴火长时间的燃烧,现在只剩下浅浅的一滩余羹。这么少的豆浆怎能做豆腐?思索间,村姑见锅底那豆浆被火燃烧后,泛起一层皱皮。心想,皱皮也可以吃,于是把皱皮扯起一层放在门口的竹杆上晒,一连晒了几层皱皮,直到豆浆用尽。

      傍晚,日头落山,村姑把竹杆上的皱皮收回,满满煮了一锅,收工回家的双亲,吃着皱皮,美美问女儿“这是什么菜?”女儿说:“豆腐干。”

      之后,父母经常叫女儿做豆腐干,说是好吃。村里邻居也效仿,腐竹的制作就这样被传开了。不久,村姑出嫁了。可惜,小夫妻甜甜美美生活还不到一年,丈夫在一场暴病中死去。失去丈夫,村姑觉万念俱灰。为了依靠,村姑投身了空门,削发为尼。在寺观最初的日子,住持叫村姑在斋堂做膳食,她又主动做起腐竹。僧从认为,腐竹远离劳腥、洁净、可口爽快。于是,腐竹又在南方寺院成为僧人的一道常菜。

lxy(2015-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