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处岭南,雨水较多,居处卑湿,春季冬寒未除,春水连绵,寒湿外袭,易产生春倦,春困等症状。春砂仁芳香化湿,行气和中,可取本品配以适当汤料,食疗调节,亦不失为上乘之策。且寒湿能化,身体气血运行通畅,经络调和,则有助于长夏之时健胃功能强健,减少疾病。
夏季是肠胃病的多发季节。由于气候炎热人们喜凉饮冷,或在不知自身状态的情况下不适当地饮“凉茶”,也可导致寒湿内生,出现脘痞胀满,嗳气纳呆,二便不调,周身困顿等湿阻证候。此时亦可用春砂仁嚼服或以砂仁未调入菜肴中,起到化湿健胃消食的作用。中医学认为脾胃为中土,主管人体的气机升降,其产生的气叫“中气”,有强健肌肉,抵御外邪的作用,因而有“四时脾旺不受邪”之说。而春砂仁恰恰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秋季气候较干燥,若非脾胃虚寒之人,则不宜服用。但在秋季进补之时,或在肥腻、寒凉,腥味特重的膳食中稍佐春砂仁,起到化酒食,去异味,祛寒助消化的作用亦来尝不可。
冬季往往是胃病极易复发的季节,天气渐渐转冷,人们在冬季喜欢进补,这也极易造成脾胃受伤,产生民间所说的“发湿火”的症候,究其因大多是本来就脾虚有湿,身体气机不利,骤然进补,使体内湿邪化火上冲,致生面赤唇红,口干欲饮,脘痞不适,二便不调等热在上而寒在下的症状。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此证越服凉性的东西则上越热,下越寒。其实可以在您的进补汤食中略加砂仁,让它助健胃行气,纳气归肾的功效,则上无升火之患,下无湿滞之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