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
1980年起进行系统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只的遗迹,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器除罍、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
三星堆遗址是迄今为止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博物馆就位于遗址东北角,收藏和展示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三星堆博物馆占地面积很大,现有两个独立的展馆,第一展馆为综合馆,主要陈列金、铜、玉、石、陶等类文物,第二展馆为青铜专馆,陈列着出土的各种青铜器具。园区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园内还建有大型访古祭祀台,可登台凭吊,遥想当年祭祀的场景。
综合馆以三星堆遗址全景挂屏为主体展品,以神坛底部一对造型奇特的神兽为原型制作主体雕塑,辅之以大型壁画“长江文明之源”,以雄踞西南(历史)、物华天府(农业)、化土成器(陶器)、以玉通神(玉器)、烈火熔金(冶炼术)、通天神树(宗教、精神)六大部分,揭示了三星堆文明的深邃与厚重。其中金箔捶拓而成,做工精细的金面罩和虎型饰、高度接近4米的大型铜神树、做工细致复杂的摇钱树,都充分反映了古蜀国高超的冶金术。
青铜器馆以青铜人首鸟身像为主体标志性雕塑,辅以大型铜质浮雕背屏,揭示了陈列内容的主题——人与神。青铜馆共有6个展厅,分别是:奇密面具、神巫群像、祭祀大典、群巫之长、奇绝的宗庙神器、三星堆考古录。主要展示了纵目面具、戴冠纵目面具和特大型面具,以及一大批人面具与兽面具,有的特大,有的特高,但都做工精湛,形状奇特,其中尤以“青铜大立人”和“兽面冠人像”最为瞩目,堪称古代青铜器中的另类精品。
游览完两个馆,可在园内稍事休息。园内绿化不错,仿佛一个小公园,漫步园中,很是惬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