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人物之刘铭庭

家乡区县: 新疆伊宁市

新疆新闻在线网1月15日消息(记者 张晓昀): 在茫茫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有一位81岁的耄耋老人,与沙漠红柳为伴50年,用毕生心血率先培育出红柳大芸人工种植的奇迹,他就是最近获自治区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的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刘铭庭。

一个月前, 81岁的刘铭庭在骑摩托车去于田县大芸基地的路上出了车祸,摔断了7根肋骨:“家人担心老是给我提出不要骑摩托车了,骑摩托车已经几十年了,我已经习惯了。另外,摩托车小路上也走、沙地上也走,方便我的工作。”
1957年刘铭庭从兰州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来新疆工作, 1959年刘铭庭在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塔克拉玛干科学考察队时,他惊喜地发现 在流动沙丘上竟然生长着一种红柳,此他便开始了与红柳结缘40余年的漫漫科研生涯。
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里,刘铭庭先后发现了5个红柳新品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专家称他为“刘红柳”。
在刘铭庭的指导下,目前,于田县栽种的红柳大芸已达到100万亩,有24万亩的亩均效益达到3000到8000元不等,已有18000名农民从中受益。而今,已经是耄耋之年的他语出惊人:“十二五以后,梭梭大芸这个课题完成了以后,再看情况。如果我脑子还清楚,身体还可以,我还继续留在和田。”

王海洋(2015-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