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人物年谱编辑
1837年(道光十七年) 生于贵州义府。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
1840年(道光二十年) 三岁,母亲朱氏死。鸦片战争爆发。张之洞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 四岁,入塾就学,附生何养源启蒙。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八岁,四书五经读毕,苦读深夜。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10岁,工诗文。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 十一岁,从师胡林翼。
1849年秋(道光二十九年)十二岁,由老家人张喜陪同下从贵州兴义回原籍南皮县参加童生县试。
1850年(道光三十年) 十三岁。应试,入县学。1850年7月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父张锳勇抗拒太平军。
1852年(咸丰二年) 十五岁。回原籍直隶应顺天府乡试,中式第一名举人。
1853年(咸丰三年) 十六岁。1853年4月 太平军攻占江宁,清廷宣布畿辅戒严。1853年8月 出都抵贵州兴义府(今贵州安龙县)。
1854年(咸丰四年) 十七岁。在兴义府城与父兄一直参加抵御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娶石夫人。
1855年(咸丰五年) 十八岁。侍父于贵州军中。秋,父令其北上入京。
1856年(咸丰六年) 十九岁。4月 赴礼部试,考取觉罗官学教习。8月 父病死军中。
1860年(咸丰十年) 二十三岁。入京参加恩科会试,又因族兄张之万为同考官,循例回避。1860年7月 长子张权生。1860年9月 英法联军陷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张之洞感愤时事,作《海水》诗。秋冬至济南,入山东巡抚文煜幕府。[9]
1863年(同治二年) 二十六岁。1863年3月 入都。1863年4月 会试,中贡生。1863年5月殿试,列一等一名;廷式对策,列一甲第三(探花),赐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1863年5月替御史刘芝泉草疏弹劾御史吴台寿、吴台朗结党,参与弹劾胜宝之案。[9]
1864年(同治三年)二十七岁。安徽巡抚翁同书被曾国藩弹劾入狱,发遣新疆,之洞赋诗送行。
1865年(同治四年) 二十八岁。1865年5月 散馆考试,列一等第一名。1865年6月 石夫人病死京寓。
1866年(同治五年) 二十九岁。1866年5月 翰林大考,列二等第三十二名。
1867年(同治六年) 三十岁。1867年7月 充浙江副考官。1867年9月简放湖北学政,奏除科举弊端。
1874年(同治十三年) 三十七岁。整顿四川科举积弊,创建尊经书院。
1875年(光绪元年) 三十八岁。1875年2月同治帝死,载湉继位,是为光绪帝。著《輶轩语》、《书目问答.
1880年(光绪六年) 四十三岁。1880年1月 上疏。言“中俄条约”“十不可许”,并力主整修武备,与俄另订新约,治出卖主权的崇厚以“应得之罪”。1880年6月 转翰林院侍读,旋晋升为左春坊右庶子。1880年8月 充日讲起居注官。继续就“中俄条约”事上奏。1880年9月 奏请加强海防,转左春坊左庶子。
1882年(光绪八年) 四十五岁。1882年1月 出京赴山西任。禁革山西种种陋规。1882年5月 敦请阎敬铭出山任职。荐举中外文武官吏59人。奏请遣重臣驻粤,以应付法国在南疆的侵略活动。1882年7月 奏明“治晋八事”。设清源局、教案局。
1883年(光绪九年) 四十六岁。筹办山西练军,调李先义、吴元恺等管带操练。1883年5月 设洋务局、桑棉局、铁绢局。
1886年(光绪十二年) 四十九岁。1886年1月 调刘永福回粤。1886年3月 派使周历南洋各岛,安排华侨事宜。1886年4月 设广雅书局。1886年5月 法领事索赔教堂损失,严驳之。1886年6月 试造浅水兵轮,派冯子材赴琼州剿办客家和黎民起事。1886年10月 创设枪弹厂。
1887年(光绪十三年) 五十岁。1887年2月 光绪帝亲政。1887年6月 创建广雅书院,设办理洋务处。
1888年(光绪十四年) 五十一岁。1888年5月 奏请保护旅美华工。
1889年(光绪十五年) 五十二岁。1889年1月 请总理衙门阻止法国在越中边境接通电线。1889年2月 请缓造津通铁路,改建腹省干路。1889年4月 筹设枪炮厂。1889年5月 铸钱厂建成。1889年8月 调补湖广总督,奏设纺纱厂。1889年9月 上谕赞许修筑芦汉铁路计划。1889年11月 交卸两广总督篆务。1889年12月 抵鄂。
1890年(光绪十六年) 五十三岁。1890年1月 派员赴湘鄂各县及川黔山诸省勘探煤铁矿。与两广总督李翰章议定将炼铁厂、织布厂移设湖北。1890年2月 奏请移设枪炮厂于湖北,设矿务局(后改名铁政局)。1890年4月 筹建枪炮厂于汉阳大别山,筹建织布局于武昌城外。1890年5月 创建两湖书院。1890年9月 勘定炼铁厂基于大别山。1890年11月 晓谕两湖商民自购机器开采煤矿。
1893年(光绪十九年) 五十六岁。1893年1月 汉阳铁厂若干厂房告成。1893年5月大理寺卿徐致祥参劾张之洞“辜恩负职”,经李瀚章等确查具奏,将徐奏驳回。1893年6月 令地方官严办麻城教案。1893年10月 炼铁厂工程竣工。1893年11月 设自强学堂。
1894年(光绪二十年) 五十七岁。1894年2月 炼钢厂开炉。1894年8月 清政府对日宣战,奏派兵赴天津听候调遣。1894年11月 刘坤一北调主持军务,两江总督由张之洞署理,湖北炼铁织布各局仍由其经理。
1897年(光绪二十三岁) 六十岁。会奏芦汉铁路借用比利时款项。1897年7月 纺纱局成。1897年8月 选防军绿营兵勇练习洋操。1897年10月 筹设农务学堂。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六十一岁。1898年1月 奏请设立粤汉铁路总公司。1898年4月 创设汉口商务公所、制麻局,撰《劝学篇》。1898年5月 光绪帝电谕张之洞来京陛见,中途令其折回本任。1898年6月 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1898年7月 奏请妥议科举新章。1898年9月慈禧发动政变,变法失败。1898年10月 派学生游学日本。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 六十二岁。1899年2月 修武昌南北江堤。1899年4月 创办《商务报》。1899年12月 设农务局。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六十三岁。1900年5月义和团运动进入高潮。遭到张之洞镇压。1900年6月 电致总理衙门“调兵速剿”义和团,令江汉关道照会各国驻汉口领事“力任保护”,会同刘坤一与驻沪各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张之洞出示保护洋商利益,严拿“匪徒”。1900年8月15日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光绪西逃。1900年8月21日张之洞在汉口破获自立军机关,随即杀害唐才常等人。1900年10月 慈禧、光绪抵西安。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六十四岁。1901年1月 慈禧发布“变法诏”。1901年2月 电奏与俄定东三省条约之害。1901年4月 清廷设立主持“新政”的督办政务处,张之洞遥为参预督办政务大臣。1901年6~7月 与刘坤一会奏“变法三疏”。1901年7月 设学务处综理湖北全省学堂事务。1901年11月 因“东南互保”赏加太子少保。慈禧、光绪还京。
1904年(光绪三十年) 六十七岁。1904年7月 筹备粤汉鄂省铁路赎款,建两湖劝业场。1904年9月 改枪炮厂为湖北兵工厂,议结宜施教案。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 六十九岁。1906年6月 开办湖北印刷局。1906年7月 批准汉口商办水电公司。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七十岁。1907年1月 设宪兵。1907年6月 任协办大学士。1907年7月 授大学士,仍留湖广总督之任。充体仁阁大学士,奏请化除满汉畛域。补授军机大臣。1907年9月 手书各学堂各军营停造石像铜像。到京,奉旨管理学部事务。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七十一岁。1908年7月 兼充督办铁路大臣。1908年11月 14日光绪帝死,15日慈禧太后死。1908年12月溥仪登基,载沣为摄政王,张之洞赏加太子太保衔。
1909年(宣统元年) 七十二岁。1909年1月 载沣拟杀袁世凯,张之洞阻止。1909年3月 任德宗实录修纂部裁官。1909年7月 因病请假。1909年9月 奏请续假。1909年10月 4日病逝,6日追谥文襄,晋赠太保。翌年归葬南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