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窑——美丽邛崃的瑰宝

家乡区县: 邛崃市

邛窑位于四川省邛崃市南河沿岸,是四川古代最大的民间青瓷窑系,“邛三彩”声名直追“唐三彩”。

邛窑始烧于南朝衰于宋朝,时间跨度约800年,是我国古代著名民间瓷窑之一。是一处未载于古文献、却又改写了中国古陶瓷史的民窑,也是在西南地区连续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民间磁窑。

邛窑遗址位于邛崃市南河沿岸,已发现大渔村遗址、十方堂遗址、瓦窑山遗址等三个遗址区。仅十方堂遗址,面积就达39万平方米,集中分布了14个窑包。

早在2006年,邛窑遗址就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名单。有关单位根据《邛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要求,编制了邛窑遗址公园详细规划,其中包括一号窑包龙窑遗址、作坊遗址保护展示大棚的设计,以及五号窑包保护与展示设计方案等。

作为邛窑遗址公园建设内容之一,邛崃将白鹤山至回澜塔南河沿岸规划为历史文化旅游廊道。为配合邛窑遗址公园建设,邛崃拟规划选址建设的演艺中心、歌舞厅、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项目将尽量选址在十方堂片区,有利于形成文化圈。

遗址公园是我国开展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路。在遗址公园里,观众不仅能了解历史知识,还能亲身体验考古“实战”。四川省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已进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资金支持

成都市大遗址保护片区重点项目邛窑遗址公园与邛窑文化产业园建设获国家文物局2500万元资金支持。该项资金将专门用于邛窑本体保护,包括考古发掘,一、二期工程及相关规划方案编制等。

韩淑羽(2015-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