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湖南小县江永,一次史无前例的官场地震爆发:因一起“领导干部子女亲属违规调入事业单位”案,包括先后两任县委书记在内的6名官员被免职。中组部就此向全国通报。影响之大,用一位当地官员的话说:在湖南,“除了衡阳(人大代表贿选)案就是这个了”。
引爆此事的是一个网帖:2013年3月17日,一篇题为《江永县一批县官弄虚作假违法乱纪安排自己的子女》的举报信,发在湖南省“党网”——红网——上。信中揭发:6名在任的江永县级领导干部,为子女伪造在外地工作的档案,之后将其调回江永的行政或事业单位工作,以规避本应参加的统一招考。
举报信的落款署名是:不是传说是腐败。
据当地知情人士透露,在江永,县级领导可“照顾”一个名额进事业单位,是存在了6、7年的一个“土政策”。其背景是事业单位实施“逢进必考”,部领导的子女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靠“招工”进各单位,考试又难以过关,于是改走“调动”路线。由于调动所需要相关手续,因此得伪造工作档案。
南方周末记者分别找江永县两位县级干部核实该“土政策”,其中一位表示“没听说”,另一位证实存在,但自己拒绝“享受”。
“违规进人”案当时在江永并未掀起多大波澜,事实上,上述网帖发出不久即被“和谐”,上级纪委虽曾赴江永调查,但久未见结果。在举报信上网之后、媒体正式报道之前的8个月里,当事人皆安然无恙。
而在江永官场,人们的目光开始聚焦于谁是举报者上。
举报者显然非等闲之辈。网帖中,6名县领导及其子女的姓名、伪造档案的外地任职单位、子女们现在江永的工作单位,都写得清清楚楚,事后也均被查实。人们分析,能搞到如此详实的举报材料的,只能是官场中人。
一时间,江永官场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几个重点怀疑对象更是苦恼不已,纷纷借各种场合表明清白。
不过,随着交通局原副局长熊国剑被纳入“嫌疑人”后,所有人均解脱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