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校园腐败得下“猛药”

家乡区县: 东莞市

“多办一所学校,就可少建一座监狱”是雨果的名言。这一名言现在看来已失去现实印证的普遍性,因为一些学校管理者已经在自己管辖的学校与监狱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把教育变成了反面教育。

为什么一些高校的相关人员会堕落到这种地步?这显然与我们的教育体系和权力机制有关。高度行政化的大学体系,使教学、研究和学术成为行政的陪衬,成为行政的注脚和延伸。教师一旦当上了校官,就获得了招生、评职称、揽课题、拿科研经费等绝对优先权。而在正规大学,科研、课题和职称则恰恰是“校官”的前提条件。

遏制校园腐败,特别是科研腐败,必须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同时,要改变目前的财务报销制度,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对科研补贴做出明确规定,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实行首席科学家制度,让他们掌握独立支配科研经费的权利,并将经费使用情况和研究成果公之于众,接受公众的监督。

尽管教育部已经意识到高校腐败的严重性,派出各种调查评估小组到各地高校检查廉政建设情况,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务之急,应当是加快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学校是社会良知的源头和源泉。这一源头一旦受到污染,就会陷社会良知于混沌。

JKK27(2015-05-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