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一则荆楚俗语。荆楚的婚俗礼仪,总体上来说是沿习先秦时代婚嫁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古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从《关雎》在湖北婚嫁仪式歌里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管窥荆楚婚俗礼仪的流变。《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是上古婚礼中“庙见”仪式上司仪所弦诵的一首赞词。它描述的是,在婿家祖庙里,一对新婚夫妻对列祖列宗,用荇菜作为新娘对祖宗的贡献,以取得祖灵们对她在家族在身份的认可。近来有学者考证,《关雎》的原产地就在楚地荆州。荆楚称结婚为红喜事,婚嫁时请歌班子贺喜广为流行。担当仪式司仪之职的往往是本地歌师傅。“加冠礼”唱道:“关关雎鸠在两旁,在河之洲陪新郎,窈窕淑女容颜好,君子好逑为新郎。”
湖北中式传统结婚仪式
1.取吉日
拣日结婚,择日是将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推出最吉利的日子。通常是指为“注册”及“接新娘”等仪式择吉日举行。若这些仪式不在同日进行,多以接新娘、过门当日为准。
2.过大礼
订亲最隆重之仪式,约在婚礼十五至二十天前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时至今日,由于这种传统婚嫁礼仪繁琐需时,甚少会采用全套
“三书六礼”仪式,多化繁为简,最广为重视的便是过大礼这一环。
男方要过大礼,女方则要回礼。过大礼及回礼的物品有以下这些。
(1)礼金
过大礼通常已决定了一吉祥的数目,存于利是封内,丰俭由人。回礼一定要茶叶及生果。
(2)礼饼(嫁女饼)
过大礼需准备礼饼一担,由于现时加多了西饼,故无须一担(即四百个)之多。过礼时只须象征式带八个来便足够,代表心意。其中需准备龙凤礼饼两对,男女双方各一对。其它以唐饼及西饼代替,又或以利是代替。回礼则为男方礼物的一半或若干(可用利是代替)。
(3)三牲
过大礼需鸡或鹅两对,两雄两雌(如父母不全,一对便足够),猪肉三至五斤起双飞(即一片相连开二)
,也可以利是代替。回礼需双喜贺帷巾。
(4)鱼
过大礼需鱼一对,大鱼或鲮鱼,取其有腥(声)气。回礼需给女婿的西装、长裤(长命富贵)或衣料、皮带。
(5)酒
过大礼需酒两对,洋酒或米酒四支。回礼需银包(内有利是)、鞋一对(同偕到老)、袜两对、利是两封(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3.安床
床除主健康与婚姻相处融洽外,亦为平安地孕育后裔之工具,因此亦视为非常重要。男家除一张新床外,其它床上之一切用品,皆由女家作嫁妆送往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至适当位置。在婚礼之前,再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鸳鸯枕及百子帐等床上用品等铺在床上,并撤上各式喜果吉祥之物,如相思豆(红豆及绿豆)、大吉一双、红枣、新鲜及干之百合及莲子、桂圆、荔枝干及利是。结婚当晚,新人进新房后,可让小孩子在床上食喜果,称为“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若想增添热闹气氛,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