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糝饭
糁饭,是靖远人的家常便饭,说起糁饭,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靖远的大街上有三个“市”,西街卖小米的,被称为“米市”;东街是卖面的,被称为“面市”;南街是卖杂货的,被称为“杂货市”,三市的老板们各做各的生意,平时互不干涉,也从不来往,并且“米市”老板每顿只做米饭,不用面;而“面市”的老板每顿饭只用面,不用米,长守死规,只认死理,谁说也不更改。到后来,还是两家老板的儿女打破了陈规。
“米老板”有一个女儿,生得温柔可爱,名叫水仙,“面老板”有一个儿子,心地善良,身强力壮,名叫青松。虽说两家老板不来往,可这一对青年人私下里相互爱慕,只是无法向家里说明,一天,他们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天早晨,水仙和青松商量好了,没让家里的大小人做饭,水仙偷偷地给青松送了一些米,青松也悄悄地给水仙送了一些面,两个年轻人分别在自家动手,都做了同样的饭。把小米煮烂了在搅上面,也就是我们现在吃的“小米糁饭”。当两位老板吃饭时,觉得味道和平时不一样,满口喷香,问是什么饭,怎么从来没吃过?于是水仙和青松各自都讲了这顿饭的做法,使两家老板打开眼界,心服口服。
后来的事情是,两青年如愿结成夫妻,日子过得比蜜还甜,且规定每天早上都吃这种饭。从那天起,早晨吃“小米糁饭”的传统就一直流传了下来,成为靖远人的家常便饭。
糁饭在靖远,历史悠久,现存《靖远县志》就有“糁饭”的记载。靖远,属黄河河谷地带和干旱半干旱的山区,山区适于糜子生长,河谷适于稻谷生长。到了秋天,漫山遍野都是糜谷,沉甸甸、金灿灿的。糜子经过碾磨去皮糠就成黄米,做糁饭时,先将黄米淘净,倒入沸腾的开水锅里,待米煮得快烂时,一般是七成至八成,糁入面,搅烂融合,焖熟即可。“糁饭若要好,三百六十搅。”只要搅到家,做出的糁饭才具有粘性,吃起来柔巴软作,够味。
靖远的糁饭,有小米糁饭、黄米糁饭、白米糁饭,还有黄米和白米混合做的糁饭,一碗在手,就着咸菜、酸白菜、土豆丝、酸菜粉条肉、羊羔肉来吃,别提有多美了。
现在,在外地工作的靖远人多,搞餐饮的人不少,这种地方饭食也就入了潮,成为人们喜欢吃的饭食中的一种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