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孚的故事

家乡区县: 贵州省绥阳县

王作孚:原名永恩,号春亭(1824——1894)。晚清诗人,贵州省绥阳县风华镇金承金子山大树坪(子)人。咸丰癸丑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官至七省盐运使。
1849年中举;1853年中进士;1856年入都为五品街花翎,散馆改官兵部员外郎。1861年北洋孔棘堂官知他胆识过人,派遣参与英法换合约(即《天津条约》);当时敌骑布都门,只许单车径进,面对侵略者刀枪林立,他与随行人谈笑自若,神态安然,英法军见状,对他们以礼相待。因不辱使命而立功,授总理衙门章京,记名御史。1864年报奏授江西瑞州府知府(正合四品)。1867年调至山东署曹州府,数月,历年积案一空。办贾庄河工收支总局。1876年任署兖沂曹济兼河运道。1878年为曹州知府(正四品)。1879年任署济东泰武临道员。1883年任署山东按察使。1891年改授布政使,同年又改授为盐运使。其间参与处理了震惊中外的“兖州教案”。著有《金字山房诗稿》及《制艺》行世。续稿待梓。
晚年,清政府的腐朽已痛心疾首,他在《读岳忠武传》一诗中发出了空有匡世之心而无回天之力的感叹:“庸君甘割地,烈士敢逃夭?纵使山林逸,能无性命捐,梗和因贾祸,岂为不归田。”虽然“英雄起作中霄舞,屡盼床头带血刀”,但毕竟朝廷腐朽卖国,一腔爱国热血无处抛洒。在江西时,还著有《金字山房诗稿》、《制艺》等文集。
他的诗作较多,艺术成就高,特别是他的回文诗令人敬佩。在绥阳县博雅苑绥阳陈列馆存有他著作,绘有《王作孚太息名园图》。他授翰林院编修期间,写了《春》《夏》《秋》《冬》四首诗挂在书房的墙上。
《春》:“花飞舞蝶戏残红,柳啭莺声送远风。斜日射光衔晚岫,纱窗绿映碧桃丛。”
《夏》:“塘荷绿晕水漫漫,袖满薰风小扇团。凉枕半推惊醒梦,堂中洒地扫香盘。”
《秋》:“芦花雪处几迷霜,客旋悲秋忆远乡。孤影雁惊寒夜月,舻依蓼岸水苍苍。”
《冬》:“天寒漏静夜弹筝,觱(bì)栗篱吹风冷檠(qíng)。鲜雪白烘梅色残,涓涓水照碧池清。”

2015小石(2015-05-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