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射阳境内来了一位垦荒“屯田”的解甲将军,他在新坍、长荡、兴桥等乡里买地千顷,疏浚人海河道黄沙港40余公里,在他的“领地”里搞起条田化。 这位将军叫做马玉仁,原任冯玉祥部16路军总指挥兼27军军长,曾领上将衔。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派系之间勾心斗角,相互倾轧。蒋、冯、阎大战后,马玉仁在军政界难以立足,便还乡务农。在射阳垦荒之初,马将军对部下难以管束,小兄弟们的抢、掠行为时有发生,当地人称之为“闹马党”。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件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目睹日寇烧杀抢掠的暴行,马玉仁怒发冲冠,高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将自己未亡之躯,奔赴疆场,马革裹尸,何所惧哉。”遂召募佃户中的青壮年进行集训,拉起队伍准备抗日。有人看到日寇气焰正盛,劝马玉仁不要冒险,马玉仁义正辞严:“山河破碎我心肝碎,日月不圆我怒火燃”,“我就是要找个好死场”。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溢于言表。
不久,蒋介石任命马玉仁为苏鲁战区第一路游击司令。名为游击司令,却得不到政府的军饷。马玉仁就自费抗日,集资购买武器弹药孤军作战。从黄海之滨到阜宁城之间,在一年多时间里,马玉仁部同日伪军先后作战10多次,击毙击伤日伪军80多人,击毁日军汽艇一艘。
抗战之初,敌强我弱。马玉仁部队在战斗中伤亡颇大,军心不很稳定。马有一个幕僚,叫金新吾,人称“参谋长”,私下里常劝马玉仁保存实力,抗日不如降日。马玉仁十分震怒。一次,他用酒把金新吾灌醉,命令部下将金按入水塘淹死。事后,他召集队伍训话:“谁当汉奸,我就打死谁!”由此,军心大振。
民国二十九年一月三日,马玉仁和日军在新吴乡三合尖(今射阳县陈洋镇新条村)遭遇,双方发生激战。日军武器先进,火力很猛,马玉仁部下的士兵多数未经过正规训练,被日军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不敢冲锋突围。马玉仁见状,热血上涌,手持冲锋枪,从战壕中一跃而起,带头冲上敌军阵地。他边冲边喊:“子弹不打有福的孩子!”战斗中,马玉仁腹部中弹,小腿受伤,终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终年65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