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时节,天高地阔。绥阳县小关乡满目苍翠,大地流金。正值当地金银花开时节,在这片方圆1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簇簇,一笼笼,一片片的金银花开遍山岗,金灿灿的摇曳在阳光下。漫山遍野都是采摘银花的身影,家家户户都在晾晒金银花,那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正是这小小的金银花,铺起了小关乡农家走向致富的道路,描绘着小关乡农民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步步走向富裕生活的美好蓝图——
致富花开小关乡
——绥阳小关乡金银花产业发展观察
利用地理优势 接轨市场种植
小关乡耕地和荒山较多,金银花资源丰富,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广大花农已初步掌握了从种植到产品加工的一整套初加工技术。该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从2002年以来,将金银花产业作为烤烟、辣椒以外的后续支柱产业重点扶持。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农民种植金银花的积极性高涨,使得小关金银花种植、加工得到快速发展,每年都以1000亩以上的种植面积、10万株的数量递增。
如今,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金银花的种植已遍布全乡每个村,家家户户,坡上坡脚,房前屋后,无论石旮旯还是土质肥沃的田土,处处可见金银花的身影。2009年,全乡种植金银花面积达到2.3万余亩,年产干花550余吨,产值达2500万元。
加强科技种植 着力示范建设
在发动农户种植金银花的过程中,乡党委、政府全力引导农民科技种植。该乡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组织乡机关干部、各村支部书记、主任和金银花大户到重庆秀山等地实地考察金银花产业;邀请市农业局王江等农技专家对机关干部、金银花种植大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解决了金银花花蕾期掉蕾、落叶、各类病虫害等问题。乡农技等部门的技术人员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与开设金银花知识讲座、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大对花农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按乡政府规模化育苗基地建设与农户自主育苗相结合的方式,夯实育苗基地建设。目前,已建立扦插育苗基地3个共育苗60万株。2009年,10万株无土漂浮育苗试验获得成功,农户旱地种子育苗10亩,共育苗30万株。同时,采取统一规划、分年实施、滚动发展的方式,以金银花种植带动石漠化治理。指导农户在坡耕地上种植。对适度规模的区域重点规划、重点指导、重点扶持,推进金银花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2010年初,全乡新增金银花种植面积10696亩,并力争在2012年内实现6万亩金银花种植规模的发展目标。除此之外,从2008年起,该乡还每年捆绑使用财政扶贫资金20万和乡财政单项资金预算5万元作为发展金银花产业的经费,协调信用社为种植大户、种植困难户、育苗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小额贷款。目前,已建成有规模的示范点三个。
中坝金银花种植示范点是该乡从2002年起打造的一个金银花种植示范点,涉及中坝、田沟两个村民组,农户69户,面积282亩,其中进入产花期的207亩,达23275株,年产干花15余吨,创产值60余万元。黄羊台的花农何文强的金银花种植示范点已建成金银花种植基地94亩,种植金银花9526株,年产干花6000公斤,产值30余万元。四坪金银花生产基地建设示范点涉及176户农户,种植金银花2318.6亩,185488株,年产干花123余吨,产值466万余元,同时还建有金银花大型加工厂2家,小型加工作坊15家。示范点的建设,为小关金银花的生产发展起到了全面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加大招商引资 开拓销售市场
为大力发展金银花生产,该乡成立金银花产业招商引资领导小组,设立金银花产业发展工作办公室,努力抓好对引资项目的全程服务。在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引进贵州裕仁药业有限公司进行金银花深加工,小关乡还扶持建成金银花加工厂2家。联系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等多家药业公司前来参观考察。除本县销售药商外,主要引进重庆、江西、成都、贵阳等地客商收购金银花。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科技示范、市场开拓、风险抵御、政策争取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推进金银花产业的发展,目前已经成立了金银花专业合作社2个,会员达102人。
同时,小关乡做好无公害品质认证,提高金银花品种优势。2005年,小关金银花种植品种灰毡毛忍冬山银花进入2005版国家《药典》,名为贵州山银花。另外,乡政府申请县质监局对金银花品质进行质量验证,GAP基地及绿色无公害基地的申报认证工作则正在进行中,力争通过遵义医学院“产、学、研”基地在当地落户,实现技术的嫁接联合,营造科技兴农氛围,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金银花产业质量和效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