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13年,县城管局以“为人民管理城市,创人民满意城管”为工作理念,以街净、城美、人和为基本要求,以生态县、法制县、幸福县创建为主线,以市容环卫责任制管理为抓手,不断加大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力度,注重务实创新,讲究工作效率,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向纵深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各项工作水平显著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支持率显著提升。城市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中处罚权体制建设获省法制办批准;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通过省文明委复查,被评为2010~2012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县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评级验收,被评为一级卫生填埋场;朝阳步行街和晨光路被评为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射阳成为苏北地区唯一拥有两条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的县份;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连续13年实现无行政复议变更或撤销案件、无行政败诉案件、无违法执法事件的“三无”目标。
【城市市容管理】 经营摊点管理。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按照“主干道严管、次干道严控、小街巷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采取“堵疏结合”的管理办法,建立经营性便民疏导点引行入市。在西瓜上市前统一设置12处100多个摊点,供瓜农进城交易。深入开展联合执法,先后组织开展联合整治120多次,出动执法人员3000多人次,执法车辆600多台次,成功保障了第十二届经贸洽谈会、市项目“家家到”观摩、中高考、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等38次大型活动。
乱设摊点治理。采取定期、定片、定路段等手段和集中与包片、综合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占道经营、流动摊点秩序紊乱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结合县城区布局,进一步规范了摊位群点,共发放春联摊位证190个,完成换发证180个。
违章执法查处。配备10台执法记录仪,确保执法全过程录像。对辖区的各类违章行为进行日常监查和处罚,全年共纠正各类违章近万起。对300多起违章行为进行了强制执行,处罚68起,其中一般程序15起,简易程序53起,发放整改通知760份,整改率100%。
【县城环境卫生管理】 扩大环卫保洁范围。县城环卫保洁范围扩大到南至幸福大道,北至春桂路,东至兴阳路,西至后羿路,保洁面积350万平方米,河道增至150万平方米。保洁范围的扩大,解决了县城后街巷和城乡结合部的“脏、乱、差”问题,切实改善了人居环境,基本实现了城区、开发区环卫保洁一体化。
推进环卫设施建设。先后对47个垃圾池及20多座公厕进行了维修,完成5座地坑式中转站以及36座垃圾池的建设,购置吊桶车1辆、地坑式垃圾收集箱1只、电瓶保洁车10辆、垃圾桶600只,更换14辆清运拖拉机,总投资200万元。完成新城区压缩站建设,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采用卧式压缩机组,日压缩运转能力120吨,总投资约620万元。垃圾场二期工程建设工作已进入图审环节。
强化垃圾处理费征收。制订《2013年度环卫有偿服务费用征收实施方案》,细化征收指标,落实征收责任,强化考核奖惩,坚持依法征收,全年共征收垃圾处理费360万元,比上年增长13%。
【农村环境卫生管理】 以国家生态县创建为抓手,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五级网络建设。各镇(区)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所,建立了垃圾压缩站,配备了垃圾池或垃圾桶,按照一天一清扫、两天一收集、三天一督查的要求,将农村生活垃圾保洁工作落到实处。试点镇盘湾和海通共购置垃圾压缩车1辆,一级清运拖拉机10辆,新建垃圾池1150个,垃圾桶1500只,垃圾房4座,各类机械车辆11辆,两镇共招用环卫工人96人,每天将收集的150多吨垃圾运到镇垃圾压缩中转站,再转运到县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年内,县城管局为镇(区)压缩站建设向省财政厅和住建厅争取以奖代补资金234万元,“五级网络”建设试点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户外广告管理】 户外广告规范整治。采取集中整治、社会监督、追溯源头等多种形式,严厉打击非法广告,清理“城市牛皮癣”。进一步规范县城区户外广告、沿街单位门点的店牌店招,特别是对幸福大道沿线东都天润、清华园的店牌店招严格规范管理,对未经审批自行设立、设置不规范和有安全隐患的进行强制拆除,共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56份,拆除各类广告431块,其中强行拆除店牌店招362块,自行整改拆除69块,保证了县城主干道的容貌和临街建筑物的整洁美观。
户外广告提档升级。鼓励推广使用新媒体、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新型户外广告及亚克力字、电子显示屏、三面翻等“四新”技术。做好县经洽会、普法教育宣传、全民创业现场会、文明新风宣传和全市重大项目“家家到”观摩活动、小康建设迎检、平安文化宣传、港口万吨级航道通航等县重大活动的广告宣传工作,配合进行公益广告宣传发布16次。对解放东路北侧清华园小区、南侧的东都天润等7个新建小区的店牌进行控制性规划。完成西开发区8座公交站台设置的规划方案。对万城尚景、香檀园等新建小区进行了6次集中整治。聘请苏州大学的专家制订户外广告规划文本和设计图则,提高广告设置水平。
【城市亮化管理】 亮化工程建设。完成总投入400多万元的跨年度工程S329太阳能LED路灯新建工程,启动总投入约300万元的解放东路90盏路灯改造工程,沿河路26盏路灯新建工程,振兴路、后羿路、迎宾路、北三环、西绕城新建太阳能LED路灯工程建设。
亮化设施管护。充分运用“三遥”监控系统工程,逐步扩大监控覆盖面,对县城原有路灯进行节能改造,比同期节约电费10%左右,形成高效能管理模式,保证亮化设施正常运行。坚持以长效管理为主线,注重日常的维修保养,分路段和区域实行白天和晚间同步维修,年内共接到投诉和咨询电话132起,当日办结128个,三日内办结4个,群众满意率95%以上。
【市场经营管理】 市场秩序监管。实施严格的责任机制、奖惩机制,经济利益与绩效挂钩,推行市场主任竞标上岗制机,管理人员双向选择上岗制度,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按照定人员、定职责、定区域的管理要求,加强市场内外部的经营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督查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管理工作到位,督查工作到位,更好地促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确保各市场经营户进得来,留得住。
市场收费管理。加强各市场收费工作督查力度,对各市场入场的经营人数、项目、收费标准以及票据和收费金额是否相符等进行严格督查,杜绝乱收费、少收费或不收费等不良现象发生,全年完成经济收入256万元。
市场设施建设。年内,对东苑市场西侧摊位群进行全面改造,建成门点76间,实现所有门点水电开通;对城西菜场进行改造升级、城北市场环境秩序综合整治,有效地改善了经营户经营环境,不断挖掘内在潜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各个市场服务设施的使用率,促进了市场繁荣。【渣土运输监管】 渣土管理工作逐步推行由严管重罚转变为源头化管理的模式,规范县城区渣土管理秩序。按照“公司运作、拖运准入、达标准运、监管得力”的总体思路,对照标准,规范建筑渣土运输处置市场。全县五家渣土运输公司,新上了52辆标准化渣土作业运输车,按照“五统一”、“四规定”、“三冲洗”、“二定位”的运输原则,即统一车身颜色为橘黄色,统一安装GPS定位仪与县城管局电脑联网实行有效监管,统一喷涂字样,放大号牌,统一密闭改造,由渣土运输公司统一办理渣土准运手续。严格执行公安、交通、城管部门规定的时间、路线、方向、速度行驶,并按指定的位置处置渣土,加大对县城渣土运输车辆跑、冒、滴、漏等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年内,对县城区海韵嘉园、东都天润、荣华嘉城、奥体新城、恒隆广场等36个在建工地的50个主要进出口,实施场内道路硬化,配备冲洗设备和防尘降噪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渣土运输车轮带泥对道路和环境造成的污染,取得一定的效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