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清是通辽第一任人民政府的县长。1945年,徐永清一行到通辽后,立即同国民党反动势力开展斗争。他们解散以刘居正为县长的通辽县“临时地方政府”,取缔国民党通辽县党部,并宣告通辽县民主政府成立,徐永清任县长。国民党反动分子在通辽城外拉匪建军,伺机反扑。徐永清审时度势,追捕刘居正,并加强城防力量。 为了稳定局势,中共辽北省第六专署工委又派来一批干部,成立以杨德明为书记的中共通辽县工委。同时,还成立农工救国会。工委、政府和农工救国会向群众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并配合城防部队清剿土匪,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5年12月初,驻防通辽县城的连队奉命调往郑家屯。敌人见时机已到,立即策划颠覆人民民主政权。12月7日,敌人扒掉通辽东的一段铁道,切断通辽与郑家屯间的电话线路。12月8日,国民党匪徒偷偷潜入城内,会同保安总队中的叛匪,逮捕了各中队的领导骨干,发动叛乱。晚10点,叛匪分两路攻打县政府办公楼和保安总队队部。由于突然事变,县政府内武装力量不足,公安科长黄溯金不幸牺牲,徐永清机警地带领两名战士撤出县政府。敌人攻战县政府和保安总队队部后,在全城进行大搜捕,县长徐永清等不幸被捕。
12月17日,在老通辽的“菜市口”——露天市场,刑场上的徐永清昂首而立,从容地对战友们说:“同志们,敌人就要对我们下毒手了。我们为革命而死是光荣的,通辽的人民群众是不会忘记我们的。”面对阴森森的枪口,徐永清毫无惧色。在“中国共产党万岁”的高呼声中,革命烈士的鲜血把露天市场染得触目惊心的红。徐永清牺牲了,留下了一个共产党员“人生有地,死有处,为革命而死是光荣的”千古绝唱。据老通辽人回忆,直到十几天以后,还有人悄悄地到无处再觅英灵的露天市场,辨认着,把烈士鲜血凝成的冰甲从地上凿起,含着泪装进泥灌中,带出城外掩埋。
1946年1月,新四军三师一举解放通辽县城。当时的师长黄克诚来到了露天市场,细辨那从脚下冻裂的地缝中抽出的血冰如刃,感慨万千,泪湿征衣:“露天市场,露着天的市场啊,怎么苍天无眼,伤我这么多忠勇,这么多,这么多忠勇啊!这里不能再当杀革命烈士的‘菜市口’啦,解放啦!”
这位1945年10月25日由我党任命到通辽的县长从就任到英勇就义的短短四十余天中同国民党反动派匪徒、原日伪汉奸进行了殊死的搏斗,为我们通辽县城带来了希望,是我们抗争、前进的嘹亮号角!
为缅怀先烈向全市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永清街道办事处投资20万元建成了“徐永清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主展厅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分为烈士雕像、生平介绍、领导题词和烈士遗物展柜等几个部分。纪念馆开馆不久就已接待了参观者两万多人次。这个社区纪念馆现已成为科尔沁区和通辽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参观者络绎不绝。
徐永清烈士永垂不朽!通辽人民也将永远铭记烈士的名字,并代代传颂。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siqintuya
我的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neimenggu/zuoyizhongqi.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