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论你走岸石海岛还是登山穿巷,或者爬山远眺泛舟水乡,你都会惊讶发现在这1000多平方公里的滨海城市竟然分布着如此丰富的古民居,牌坊,小桥,祠堂与摩崖壁画,旧街,还有哨卡,炮台,海关旧址,军营寨屯和名人故居,古战场--------珠海的确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除中原文化外,与广东其他地区一样,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文化在珠海地区也广泛被移民及土著居民所接受,同时以妈祖圣庙为地方特色(包括澳门)的海洋文化也流传甚广。今天珠海峰峦叠障的凤凰山,秀色欲滴的板樟山,云雾缭绕的黄杨山上仍有各类庙宇分布,素有世外桃园美誉的竹仙洞,仙山身动的白莲洞,仙气荡漾的灵岩洞,炊烟不绝的香炉洞更是各种宗教的集大成者,也体现了珠海历史文化的悠久与兼容,开放和开发,本土与特色。
珠海文化中本身就有着除中原文化核心外的外来文化,地域性文化的交融,渗透和特点,但其源头还是母土文化。这一点可以从珠海居民基本构成的唐末大移民中得到栓释。
唐末战乱不断,硝烟弥漫,人们纷纷南逃,另外唐宋朝廷的贬嫡,大批风骚文人与难民入粤寻找生路。宋元之际,北宋灭亡南宋自立,岭南地区继续以海外贸易为主,成为政府的重要财税征收地。同时统治者弘扬以儒学为核心的程朱理学,也增加了珠海地区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
而移民迁入后为生计不免与当地的土著居民之间发生矛盾,争夺与战争不可避免。今天的银坑,山场(盐)就反映了当时移民们采炼白银,晒制食盐为生的情景。而吉大,拱北,南屏则体现了移民为当地统治者交纳贡赋的场面。一系列的传说如渔女,狮山,前山等无疑反映了珠海文化中的人性之美,扶弱助贫的品格与品质。鸡啼石,犀牛山,蛇龟岛等传说故事则表现了人们对为民造福,寄托美好思想的一种追求。
古文化的韵味,深厚历史积淀,交融的文化背景已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记忆,至今令人回味无穷,而且这些历史文化丰富地方大多得风水之利,享人文之盛,随处可见炊烟缭绕,流水潺潺,山清林翠,田禾茂盛,一派南国田园风光或水环山抱,怡然自乐的山村佳境,或水网密布,河湖纵横,渔歌缭绕,泊船闪烁,仿佛让人置身于江南水乡中感到文化与自然交相辉映的情趣。
几千年来,中原文化,岭南文化,西方文化,本土(珠海)文化,华侨文化,移民文化和海洋文化在珠海大地和谐共存,相互交融,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俗风情,它与南粤地区的历史文化一道,共同构成了整个中华历史文化的广泛和多样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