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是我区聚焦产业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三宜一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也是推动体育强区建设、实现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双轮驱动”的关键阶段。
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对此提出,“十三五”是我区紧紧抓住“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各种利好政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和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国际化卫星城的重要机遇期。同时,区委、区政府将体育作为“2 X”产业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区体育局将按照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国际化卫星城的总体定位,着力解决体育发展的“动力”和“方向”问题,努力推进体育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发挥体育在提升城市形象、凝聚城市人气、促进对外交流、拉动经济增长中的功能作用,为强化民生保障、增进民生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群众体育基本形成场地、组织、活动、服务四个网络,全民健身实现锻炼有场地、活动有组织、健身有指导、体质有保障;竞技体育有成绩、业余训练有输送、体育产业稳步发展。
该局对我区“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意见主要有六方面:(一)加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让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二)全区各镇街普遍建有体育健身休闲场地,配有体育健身设施。(三)大力开展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广泛组织健身操(舞)、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太极拳(剑)、骑车、跳绳、踢毽、门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四)建立健全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及老年人等体育协会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五)获得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在十三五期间达到1500人以上。加强对全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务指导,提高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六)按照《成都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要求及“发挥区域优势,引领体育产业,突出地方特色,提升区域价值”及“产城融合、四态合一”(四态合一是指:生态、文态、形态和业态)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大带小、批次衔接、功能互补”的原则,将体育产业融入以“生态休闲”为特质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体系中,实施全域规划,着力打造48小时体育休闲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