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产生了多少垃圾?它们去了哪里?它们是怎样被处理的?它们会不会又悄悄地回来?我们能为垃圾处理做些什么?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2006年,宜宾珙县孝儿镇居民的生活垃圾开始围城,河岸、街道上、小区口、乃至政府大门口垃圾成堆,人们仿佛生活在一片“废墟”中。如何解决垃圾处理问题?2007年至今,在连续8年的时间里,孝儿镇不断投入人力、财力和智力,进行着一场逆袭垃圾围城的“战役”。
孝儿镇宁泰社区位于镇中心,社区共有9条街道。2007年至2010年,社区进行了第一阶段垃圾处理的尝试。
垃圾分类是进行物理回收和能源利用的重要保障。“从2006年开始我们便和香港社区伙伴(公益组织)合作,首先要求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宁泰社区书记谭友昌说,他们将垃圾车进行分类,并组织起群众监督员进行垃圾分类入车监督。
可要想让居民一时间进行垃圾分类倾倒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一开始我们根本就不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觉得垃圾分类很麻烦。”今年69岁的居民黄宗周说,那时候,如果不分类,垃圾清运工就不让他们倒垃圾,得自己整理好了才行。
为了让全民提高环保意识,社区组织居民、学校组织学生,每月举行环保课堂,志愿者不定期上街开展形式多样的倡导活动。8年来,环保意识不断深入居民心中。除此之外,社区以及环保志愿者们还组织老人们参加垃圾分类课堂培训,让孩子和老人回家影响青年人。渐渐地,孝儿镇大部分居民都开始自觉遵守垃圾分类的规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