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是东亚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据资料记载,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开始于唐朝,为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在东都洛阳的丽正书院。书院是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我国的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作为地方教育组织——书院,在宜宾的教育、文化、历史发展上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据资料记载,曾任礼部侍郎的薛焕深谙革新教育制度对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性,率先在川解除八股文禁忌,创建了中体西用的尊经书院(现为四川大学)。而在宜宾一些景色优美、清雅静谧的山林名胜之地,作为“群居讲学之所”,出现了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 除了如“翠屏书院”、“候岗书院”、“玫瑰书院”等几处目前保存较好的遗址外,其余都因各种原因没能保存下来,成为遗憾。
即日起,宜宾日报推出宜宾书院特别报道,与读者探访宜宾书院的今与昔。
位于宜宾城区翠屏山腰的翠屏书院,是目前宜宾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书院遗址。据清嘉庆十七年《宜宾县志》记载,书院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在清嘉庆六年(1801年)时,书院移建城内大南街,现在城内建筑已经不在了,唯有翠屏书院尚在。
5月20日,记者来到环境古幽,清雅静谧的翠屏书院,古色古香的建筑依然散发着典雅书香气息。如今,翠屏书院早已化身为赵一曼纪念馆,显得更加庄重、古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