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历史文化——白莲教起义遗址

家乡区县: 虞城县

该遗址位于大侯乡金楼村,村中现有“千人井”一眼,村东有“万人坑”一个,金楼原名叫金家楼,亦叫郜家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白莲教主郜守正在金楼树起起义大旗,计划先取马牧(今虞城县城),后占归德府(今商丘县),继图省城开封。
白莲教是一个劫地主、抗官府、灭洋人、打清兵的革命组织,与捻军有密切的联系并联合抗清。郜守正是金楼人,他和弟妻郜姚氏,皆是白莲教首领,郜家三世在白莲教,其父和祖父都被清政府惨害,所以郜守正深怀仇恨,积极组织抗清活动。
金楼起义引起了清政府的极大重视和恐慌,曾多次派谴河南大臣毛昶熙、御史尹耕云和南阳总兵图塔纳等攻打金楼,但屡遭惨败。最后改派曾格林沁,率领数万大军镇压金楼起义,但金楼起义军顽强坚守阵地。官军屡攻不进,于是便在寨外筑起炮台,数百门大炮日夜向金楼轰击达三个月之久,俗称“炮打金楼”,把金楼寨内的房屋几乎炸平。郜守正在突围中阵亡,其弟妻郜姚氏率领起义军继续作战,在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顽强御敌,及至寨堡炸平,清兵入内,展开激烈巷战,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据史料记载,清兵入寨后,“计杀一千四百余口”。郜姚氏之子,“年十三,牵至,见诸师无惧色,拒跪而引颈自刃。”
金楼起义虽遭失败,却充分显示了农民起义军反帝、反封建、反阶级压迫的英雄气概,鼓舞了人民的斗争意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潇灬北(2014-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