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镇工业初具规模,拥有电子、化工、机械、家具、食品、建筑等类企业417家,18个支柱企业。在彭镇经济“二次跨越”中,抢抓西部大开发战机,规划营建“成都彭镇家具制造营销基础”,已入驻厂商15家。它以“你发财,我发展”为宗旨,广纳天下客商汇载四海资金,将成为四川最具特色、最具规模的现代化家具制造营销基地。依托成都市、服务大都会,全镇正加大无公害蔬菜种植区、花圃园林观光区、养殖发展区、建材及农产品加工区等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
彭镇,位于双流城西北3公里处,幅员面积37.8平方公里,东靠东升,北接温江,南连黄水,西邻金桥,双祟路横跨彭镇东西,黄温路、杨柳河南北穿境而过,自古以来是我县西部商贸集散重镇。全镇辖11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85个村(居)民小组,农业人口3.5万人,是双流县推进“三个集中”的示范镇,也是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园区。
柑梓狮子艺术团:柑梓狮子艺术团历史悠久几起几落,历经磨难,才发展到今天。清光绪年间,由于当时时局混乱,管理水务差,杨柳大江河水泛滥,经当时地方官申报在我地改建河道,组织当地和附近的村民修建水利,并为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在我村范围内新架一座桥,并且请石匠雕刻2座石狮,放在桥的两边,以此来镇住水患。由于当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纪念当时付出了大量心血的地方官吏和村民。在清末,当地老百姓自发组织狮子表演团,四处演出,规模盛极一世,普遍受到各地群众赞扬。由于后来连年战乱,狮子团一度中断,但是民间还是间断不间断地举行狮子表演。解放后,我村民间艺人刘少先又组织狮子表演,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宣传农民翻身当家作主。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狮子团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继承和发扬民间传统。在民间艺人刘少先及政府和村两委的支持下,重办狮子团,并由刘少先任狮子团团长,并组织我村村民进行培训和艺术指导。大狮子4个,小狮子2个,猴子、和尚组成了一个狮子团,人员达30人之多,表演节目有杀狮子、爬高杆、翻舞台、龙吃水等30余项。一度在全省各地进行艺术演出,甚至参加过云南泼水节,受到当地群众一致好评,并且多次获得荣誉证书。2007年5月在双流分会场参加了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并受到国际文化干事的好评。2008年,彭镇狮子团正在申办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台会:柑梓村一年一度的春台会,又名春季交流会或春交会,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正式举办时间为每年农历的正月二十,会期一般从正月十八开始,要持续到正月二十二左右,春台会由来已久,在解放前就已有相当规模,那时举办春台会是为了发展农业,搞好春耕生产,主要是农产品、农耕工具的交易,另外还有街头巷尾的江湖艺人、戏班、挑挑商人、各地名小吃、古玩、字画、观鸟、赏花、养身、狮子灯、牛儿灯、信鸽会等。
春台会发展到1966年也就是文革时期,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就此终止。一直到了1984年,改革开放后,由于柑梓村周边类似于我村春台会的庙会、交易会相继恢复,加之各地朋友、商人、广大群众对我村历史悠久的春台会的怀念及割舍不掉的记忆,同时也为了继承和发扬民间文化传统,促进我村和周边乡村的农业生产,搞活农村经济,终于在1992年的春节后,在我村老党员谢正昌同志的倡议、组织、指挥下,又重新开始恢复举办我村历史悠久的春台会。
现在柑梓村的春台会,在继承和发扬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形式、内容、内涵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创新和提高,不光各地优质的农产品,农耕资料齐聚我村,江湖艺人、商人、各地名小吃、信鸽会、拉保保(俗称拉撞门关)、狮子灯、牛儿灯、糕点、糖果、花卉、古玩、字画等传统名目外,更是增添了一些现代型的娱乐、休闲项目。比如大型飞车表演、魔术表演、马术表演、跳跳床、碰碰车及老年腰鼓队,秧歌队等让朝会的大饱眼福,留恋往返。每年朝会期间四面八方的人们都要放下手头的事情到春台会凑凑热闹,几十里、上百公里赶来的人都有。年轻的姑娘、小伙子、妇女、儿童、大爷、太婆,有买的、有吃的、有看的、有笑的、有唱的,总要玩个一整天,甚至几天,不亦乐乎!人山人海,场面之热闹,场景之壮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