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英国考古学家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发现了类似尼斯湖怪的生物化石。科学家进而推断这种动物2亿
年前生活在在英吉利海峡中。蛇颈龙化石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发生在英国多塞特郡的海滨城市莱姆里杰斯(Lyme Regis),在这座城市有世界自然遗产“侏罗纪海岸”。考古学家正是在侏罗纪海岸的石灰石岩中发现了类似尼斯湖怪的生物化石。考古学家花费数月时间把数十块骨骼化石拼装起来,试图还原这只长12英尺(约3.6米)的蛇颈龙。这种海洋两栖动物长有细细的长脖颈和细长尾巴,四个巨大的阔鳍,像剃刀一样锋利的牙齿,以捕食其他海洋动物为生。蛇颈龙生活在距今大约1.5亿年到2亿年之前,当时是侏罗纪时代。当时的英吉利海峡是水位不深的热带海洋。遗骸是由化石专家特蕾西-马勒在莱姆里杰斯附近的蒙默思海滩岩石下发现的。她先是在石灰岩中发现了一块骨骼。后来她和她的搭档、化石专家克里斯-摩尔又返回蒙默思海滩,结果又找到了四块骨骼。
专家们仔细研究了这种古生物的骨骼,惊奇地发现一种食肉恐龙对“湖怪”的尸体进行了咬啮,因为其骨骼上留下了恐龙的齿印。经过进一步发掘,共找到了150块椎骨和部分头骨和颚骨,颚骨上还留有一颗牙齿。
摩尔表示,“尽管只是发掘出蛇颈龙的骨头碎片,但是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它的面貌。尾骨还在原来位
置,一些背骨还在原位,颈骨也保持在原来位置。”摩尔说一些骨骼上能够看出被
蛇颈龙(4张)
咬啮的痕迹。“骨骼上边留有齿印,这具尸骨曾经被其他凶狠的海洋两栖动物撕咬成两半。”摩尔说撕咬蛇颈龙尸体的可能是食肉的鱼龙。据悉,英国政府下属机构“自然英格兰”同“侏罗纪海岸世界遗产”管理者一道把蛇颈龙遗骸发掘出来,以防止其遭破坏或被海水冲刷腐蚀。不过“侏罗纪海岸世界遗产”科技部门负责人理查德-埃德蒙斯表示挖掘这具古生物化石有可能破坏这条菊石通道。埃德蒙斯说,“蛇颈龙遗骸非常罕见,全世界已知的只有10具完整的或部分蛇颈龙遗骸化石。我为此工作了30多年只发现了这唯一一具蛇颈龙骨骼化石。
埃德蒙斯还说,“化石被发现的地点非常敏感,因为其位于著名的、有标识意义的菊石通道上。”莱姆里杰斯的悬崖和海滩属于世界遗产侏罗纪海岸的一部分。蓝石灰岩石群有大量侏罗纪初期的遗迹,那个时期优质的化石很稀少。很多遗迹保存良好,一些重要物种的标本完整。许多恐龙和其他史前爬行动物的遗迹在莱姆里杰斯被发现。
3外形编辑
该属动物长约4.5公尺(米),具有宽而扁的身体、较短的尾,颈部长而可弯,尼斯湖传说
鼻孔远在后面,位于眼附近,腭几乎是硬的,腭生有长的尖齿。很可能通过摆动头,穿过鱼群而摄食,显然能使用其桡足,向前或向后游泳,甚至以身体为轴而侧旋。其演化历史的早期,分成两个主要类群︰上龙短颈类型,颈短、头细长;薄片龙,头较小,颈长似蛇,可以作很大弯曲。后来的演化,以体积极度增大为标志。
蛇颈龙属(Kronosaurus)为来自澳大利亚的早白垩世上龙,长约12公尺(米),仅头骨即占去约3.7公尺(米)。薄片龙属(Elasmosaurus)其颈部有76个颈椎,长达13公尺(米)左右,头和颈约占体长的一半。
蛇颈龙的外形像一条蛇穿过一个乌龟壳:头小,颈长,躯干像乌龟,尾巴短。头虽然偏小,但口很大,口内长有很多细长的锥形牙齿,捕鱼为生。许多种类的身体非常庞大,长达11~15米,个别种类达18米。四肢特化为适于划水的肉质鳍脚,使蛇颈龙既能在水中往来自如,又能爬上岸来休息或产卵繁殖后代。蛇颈龙类可根据它们颈部的长短分为长颈型蛇颈龙和短颈型蛇颈龙两类。
长颈型蛇颈龙主要生活在海洋中,脖子极度伸长,活像一条蛇,身体宽扁,鳍脚犹如四支很大的划船的桨,使身体进退自如,转动灵活。长颈伸缩自如,可以攫取相当远处的食物。
短颈型蛇颈龙又叫上龙类。这类动物脖子较短,身体粗壮,有长长的嘴,所以头部较大,鳍脚大而有力,适于游泳。
发现于澳大利亚白垩纪地层中的一种长头龙,身长15米,可头竟有3.7米长,嘴里上下长满了钉子般的牙齿,大而尖利,呈犬牙交错状,凶猛无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