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跨越式的发展速度固然让人自豪无比,但宜昌人更为自己所取得的另外一项成就而欣慰——2008年,作为国家园林城市,宜昌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348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5.1%,比2004年上升近31个百分点。
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和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之一,创新实干的宜昌人锐意进取,但却十分清醒地“控制”发展欲望。
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十五”以来,宜昌实施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全市共搬迁、关停并转城区落后生产能力、污染严重企业近百家;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对99家企业实行了挂牌督办。
既要青山碧水,又要发展速度,压力与动力衍生出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感。于是,宜昌市委、市政府把转变发展方式当成了头等大事。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了重点方向。目前,宜昌已经形成了以“创新中循环、循环中增效”为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宜化、兴发成为全国循环经济先进企业,10家企业被认定为湖北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5年来,宜昌GDP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率达1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5年前相比,宜昌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却降低了11.1%,化学需氧量等5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平均削减率达15.6%。
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却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一增一减,更显“宜人之城、昌盛之地”的独特魅力。
面对国人的殷切希望,宜昌并没有步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的前车之辙。勇敢地举起了生态大旗的宜昌,正开辟出一条绿色的发展道路,这正是中国的希望!中国的方向!中国的明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