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烹调的N种解法

家乡区县: 扬州市邗江区

如果你要说年糕这个词语,在我们老家是一定会引起歧义的。

我们老家的年糕,一定是甜的,是糯米粉按照了一定的比例掺了生米粉,加入了不少滚烫的红糖水,弄成浓稠的米浆,装在特质的年糕袋子里,上锅蒸了很久蒸熟的。再或者盛放在盆子里,表面撒上黑黑的芝麻,红红的红枣和花生,看起来还很有卖相的,这往往都是做来卖的。住家的人通常都会弄得简单一点。

刚蒸起来的年糕很好吃,软软的,糯糯的,有嚼头,吃起来甜香可口。爱吃硬的人一定会放凉放久一点,刀子切下去还会有些费劲,专门吃它扎实的口感。要是再讲究一点的,切成薄片,加个鸡蛋放到油锅里去煎;也有放到油锅里去炸的,外皮是金黄酥脆,里面却软糯甜香,容易一吃就吃到端着盘子不肯撒手,至少我认识的某个人就是这样的。

外面人说的年糕,在我老家被叫成白粿。一般家里都不做,有专门的作坊做。若是要买,去菜市场上专门卖米粉、面条这类粮食加工品的地方去一定能找得到。白粿软软的倒是很不好切,薄厚不容易控制,再加上非常容易粘在菜刀上,一不小心就切成了厚厚薄薄各式各样。于是就有人切好了年糕装到真空袋里来卖,也算是解决了懒人的一块心病。

我妈喜欢自己处理年糕。她的小秘籍是把年糕放到冰箱冷冻层去速冻。等冻成硬邦邦一条可以当成凶器的时候,再拿到室温下稍稍化冻一会。等到摸上去有一点点软的时候,就可以非常顺利地把年糕切成自己想要的厚薄适中的年糕片。

年糕本身是淡而无味的,可是在烹调上却能翻出无数的花样来。

最最常见的就是拿来炒了。

番茄拿一两个,切块;蒜苗切段炝锅后放入番茄翻炒出汁,可以加一点点酱油提味调色,等番茄有点软的时候,放进年糕一起翻炒,加一点点水稍微焖一小会。出锅前撒盐味精。夏天最为适宜,番茄焖烧年糕,酸甜可口,可以直接当正餐来吃。

有时候也会喜欢和茶树菇一起炒,不过这个时候一定要把年糕片先煎得两面略微焦黄,之后再和茶树菇一起炒起来才会格外地香。

吃过韩国思密达的韩式炒年糕,辣椒酱一定是要放的,胡萝卜、白菜、香菇其他配料也是要有的。能吃得嘴巴红彤彤的,辣味和年糕很搭配,能把年糕里隐隐的甜味给勾出来。

要是喜欢香,可以和腊肠、香菇一起炒。腊肠、香菇切片,和年糕一起爆炒。沁出的油让年糕吃起来软滑无比,带着一股奇异的香味,就是稍微有点油腻。

偶尔也可以玩玩煎的花样。

年糕切片,放到平底锅里去煎,煎到两面金黄,稍微撒一点点盐,盛盘撒一层厚厚的肉松,也是道很好的下酒菜和零嘴。若是贪吃甜的,也可以用黄油煎,撒糖和奶酪。

若是到了冷天,汤年糕则是最适宜的了。

煮沸高汤,放入肉片和年糕片咕嘟咕嘟煮上一小会,等熟了之后撒一把香葱,端着来配白饭就着电视剧吃刚好。

要丰盛一点的,就准备香菇、白菜、大葱、丸子、萝卜、芋头、土豆等等,七七八八煮上一大锅,做火锅来吃。

可是对我来说,记忆里吃得最香的年糕,还是在扬州寒冷的冬夜里,哆嗦着从卖炸物摊子的老板手上接过来的一整根炸得焦黄的、任何佐料都没放的炸年糕。

于是,在两旁满是梧桐树的校道上歪歪扭扭地骑着自行车,手里捏着冒着热气的年糕吃得正欢,根本也顾不得看阴雨了好几天,好不容易才晴朗的夜空。

我喜欢(2015-05-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