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桥头乡

家乡区县: 陇南市文县

 桥头乡位于文县北部,洋汤下游,是全县人口最多的大乡,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10.2%。东靠临江、梨坪乡,南接尖山乡、城关镇,西连石坊、堡子坝乡,北接屯寨乡。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3公里,地域面积22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44%。乡政府驻地桥头坝,距县城65公里,海拔1000米。
 全乡辖23个行政村(桥头、宅子坪、为头、杨家山、扎河、刘家湾、丰坡、草坪、建华、黄家、固镇、张家湾、大成家、张家坝、坪上、安子坡、罗家坪、桂花、庙坡、新寺、新舍、椿树坪),117个合作社,134个自然村,5061户,21740人,劳动力9855个。全乡大村大寨较多,千人以上的村有13个。全乡耕地面积28661亩,其中水田893亩,水浇地9356亩,旱地18412亩,梯田26280亩,经济林果2万亩,纹党1260亩,农民人均耕地1.32亩。2001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658万元,其中多种经营收入955万元,粮食总产量496.6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279公斤,人均纯收入512元。
桥头乡,以其驻地桥头村而得名,是文县开发最早的农耕区,百顷山新寺、新舍和为头等大村寨就是例证。按地域又可分为河坝、为头、罗家坪、草坪四大片。60年代曾设罗家坪乡,辖新寺、新舍、罗家坪、安子坡、庙坡、桂花等村,后合并为桥头乡。212国道穿境而过,县乡公路“赵天路”在赵家坝与国道相连,逆洋汤河,经屯寨乡,直通天池湖畔。赵家坝“十二拐”公路,曲径高路入云端,疑似银龙舞蹁跹,为212国道线上一大奇观。境内溪流众多,水利资源较丰富,洋汤河流经全乡,此外还有燕儿河、草坪河、建华河、大成家河等溪流。境内山大沟深,村民大多居住洋汤河两岸高半山,长期以来交通不便,广大农民劈山筑路,大部分行政村通了公路,交通状况大为改善。境内降雨量少,气候干燥,无霜期短。历史上是县内主要产粮区,主产小麦、玉米、水稻、洋芋、荞等。经济作物有纹党、当归、花椒、核桃、蜂蜜等,是全县花椒主产区,又开始广种油橄榄。境内新寺、新舍有“左百顷,右百顷”之称,因地块大、土质好闻名全县,但旱灾频繁,产量不稳。为头、扎河村一带亦有大块平坦良田,被群众称为“天然水平梯田”。
 桥头乡人类活动较早,庙坪和张家坝发现新石器马家窑文化。相传“固镇”一地有城墙、大兵寨遗址,是值得可考文化层现象。
 乡政府所在地桥头坝,据考证为汉魏时的阴平治所,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展很快,上世纪80年代前仅有燕儿河桥以下约百米长街道,80年代后街道向燕儿河桥以上延伸,今已建成一条五、六百米长颇具规模的街道,饭馆、店铺、发廊、录像厅一家接一家,白日热闹非凡,入夜灯火辉煌,常住人口2000多人,成为文县北部最大的城镇。桥头坝集市悠久,是仅次于碧口的全县第二大集市,为文武两县10乡农副产品集散地,建有面积10余亩的农贸市场。每逢农历一四七集日,临江片7乡以及毗邻堡子坝乡、武都外纳等乡农民纷至沓来,赶集者达数千上万人,擦肩接踵,热闹非凡,各种山货摆满农贸市场和街道,交易十分红火,尤以腊月集市最为兴旺。
http://www.wutongzi.com/
http://www.wutongzi.com/kan/gansu/longnan_wenxian.html
http://abc.wm23.com/gangzi_

victim.(2014-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