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前,上座部佛教传入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很快成了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因而佛教建筑到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边还建有佛塔。由于佛寺、佛塔是傣族群众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傣族的建筑、雕刻和泥塑艺术集中体现在佛教寺塔方面。佛教建筑成了傣族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从中可以看到傣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座西朝东,屋顶坡面由三层相叠而成,中堂较高,东西两侧递减,交错起落。屋顶使用长方形片瓦,瓦尾钩在竹制的横椽之上。屋顶正脊及檐间戗脊,用石灰抹平,上面排列各种瓦饰。正脊上的瓦饰呈火焰状,戗脊首端大多竖有凤的形象,风格特殊,叫人看了流连忘返。
曼飞龙佛塔西侧那座开敞的“布苏”(戒堂,是僧侣诵经、议事的场所)为另一种式样:在重檐三面坡长方形佛寺一侧的中堂部分建等高的两檐,另一侧有端坡的大厅,两边的矮檐各建一间屋顶成人字形的房间。在三部分的连接处,檐下都打通成一整体,成了一座开敞式戒堂。进佛塔时经过的门亭也别具一格:即在一个两重檐人字屋顶的一侧成直角的再照样建筑一个,连接在一起组成门亭。檐下只有柱子支撑,无墙壁,四通八达,供人出进。虽属重复建筑,由于布置巧妙,更显示出了傣族特殊的建筑风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