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标建筑——省博记忆2

家乡区县: 昆明市五华区

1957年

军事博物馆移交省博

位于东风路与五一路交叉口的省博,一直被评为昆明10大地标建筑。大楼既有苏联建筑风格,又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云南民族文化的特色,前面有12根合抱粗的圆形大柱,屋顶整体贴金,顶上有红星闪烁。通高40余米,主楼7层,两翼3层,面积共4200平方米。

对于这座地标建筑,如果曾去过北京军事博物馆,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今天位于东风路与五一路交叉口的省博物馆构造有些特殊。如果是老昆明人,对着这座建筑恐怕脱口而出的是“军事博物馆”之名。

1957年,省博物馆正筹备位于连云宾馆的新馆时,西南军区在昆明的军事博物馆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建,也是今天的省博大楼。“1957年开始建军事博物馆,1961年基本框架成型的时候,刚好周总理路过云南,西南军区领导就把他请去看功绩。”马文斗说,看完气势恢宏的军事博物馆雏形后,周总理便问有没有博物馆?在什么地方?

此时的省博正在连云宾馆内,条件虽较圆通寺稍好,但与军事博物馆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在周总理的建议下,军区将尚未完工的博物馆移交给了省博,“当时是云南省文化局接手的,还不叫文化厅,西南军区留下一个框架之后就走了,我们到处找图纸,就那么做了几年才把馆基本建好。”尽管过程比较曲折,马文斗还是觉得值了,“这座建筑非常漂亮,很大气,它在昆明10大建筑里排首位,是可以一直流传下去的。”马文斗说,按照当时的建筑技术水平,一层建六七米高是十分艰难的事情,“为什么建得那么高?当时是因为他们想把大炮,军车拉进去,太低了进不去的!”

1965年11月,陈列室迁至新馆,而宿舍、办公室、资料室则迁至螺峰街11号,保管部仍留在圆通街。这里也有博物馆人的探索转型,2006年,云南省博物馆半年自筹经费400多万元人民币,对陈列大楼进行闭馆提升改造,更换所有展览,确立3个全新展览为《滇国——云南青铜文明陈列》、《南诏与大理——佛光普照的国度》、《金玉满堂——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精品展》。这次改革显然颇有成效,2007年5月17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西安市人民政府、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博物馆学会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博物馆10大陈列精品评选活动中,省博以《滇国——云南青铜文明陈列》获“全国博物馆10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这是中国博物馆界的最高奖项,也是云南文博界首次获此殊荣。

这幢建筑,也见证了中国博物馆、云南博物馆永久免费的历史。时光流转至2008年5月18日,云南博物馆正式永久性免费。当时的盛况各媒体均有报道,开放首日便迎来3000人次。

因吸取其他博物馆人满为患的教训,省博推出了“免费不免票”制度,将观众人数限制在1500人以内,以免让博物馆负担过重;为了“应对”大量观众,云南省博物馆在云南各大高校招募了110名志愿者提供讲解、导览服务,而馆内的一线工作人员也增加了一倍多,他们分散在各个展室中坚守岗位、随时待命。

2014年

广福路新馆让人期待

博物馆呈现错落有致的折面体造型,状似石头丛林,隐喻驰名中外的石林景观;而其外墙,将全部采用黄铜颜色的金属穿孔板,既将全部建筑与高原阳光和室外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又寓意我省有色金属王国的地位。新博物馆的不同功能区,则有机分布在各个楼层,既相互通达,又有独立的流线和空间。

广福路宝象河左岸,毗邻官渡古镇,远离城市中心,这是省博物馆新址。按照预定计划,新馆建成后,省博将于明年搬迁,“因为博物馆是特殊建筑,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外面的挂件反复试验都还是有问题,所以时间不得不延迟。”马文斗说,预计明年5月18号试运行新馆,国庆节正式开馆。

实事上,早在1999年,我省就对省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进行论证,“现有的省博物馆属全国一级博物馆,57年来,该馆通过考古发掘、调查征集、社会收购和接受捐赠,已经藏有文物19.8万件之多,其中国家级文物500余件,珍贵文物数以千计,为云南省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随着云南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现有的省博物馆已经不能适应收藏、研究、展览和教育的需要。”省博物馆副馆长、新馆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戴宗品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解释。

但是何处选址成了让人头疼的一件事情,“这是我的切身之痛。”马文斗说,一开始他们就找专家论证,向省政府建议,把博物馆放在市中心。尽管新馆最终选择地点,并不让马文斗如意,但是其前景还是让不少博物馆人期待。

新馆占地150亩,由香港许李严建筑师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主体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外形呈正方体,平面呈“回”字形,四角分别设荷花池水景、室外展区、两个下沉式庭院广场。新馆设计,还依据地形变化,引入坡地和水景元素,与宝象河水域景观相互呼应,整个博物馆结构优良,节能环保,便于管理,展览空间平均达到6米,最高处更达10米以上,建好后仿如一座城堡,具有高雅的气质和凝重的历史文化感,在国内外都堪称独树一帜。

据介绍,新博物馆除了收藏展览区,还会配套建设饮食和休闲购物区,作为昆明新地标性建筑的省博物馆,还将列入省内和昆明著名旅游景点,接待游客。

那么新馆建成使用后,旧博物馆将何去何从?这同样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值得庆幸的是,地处繁华路段的旧馆将作为美术馆继续使用。

对于旧馆,很多博物馆人充满感情,“对这个博物馆情感很深,并不只是它建筑外观设计的独特,还有无数在博物馆里工作过的人的回忆,大概我们经历了六七代博物馆领导,他们不停地做展览,不断地做人文的宣传,把人文和整个建筑融为了一体,这种文化标志一般是可遇不可求的。”对于旧址用途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值得庆幸的是,尽管省博物馆即将搬迁,但作为文化阵地的美术馆还会继续存在。

左梦雅(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