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之水族

家乡区县: 昆明市五华区

水族
水族现有人口34.59万多人,云南有7000多人。云南的水族,是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识别出来的。主要聚居在富源县的黄泥河、古敢一带,彝良县的大河、龙安等地也有分布。云南的水族与贵州三都的水族同源,由古代“百越”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来。但由于早年迁入云南,语言、习俗等已不尽相同,而与邻近的布依族、壮族、苗族相仿。

水族自称“隋”(sui1)“睢”“虽”,为隋朝子民,公元618隋朝灭亡,隋朝遗民历经辗转南迁,沿途不堪李唐朝廷骚扰,为不至于灭族而自称“隋”“虽”人,水家先民从中原往南迁徙,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逐步形成了以中原文化、百越文化为主流的,南北民族融合的二元结构形式最后迁到贵州省三洞地区,三洞地区水语为水族语言标准音。另有学者认为水族因发祥于睢水流域而得名,故民间有“饮睢水,成睢人”之说。对于水族的来源,民间和学术界出现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说法,实际是针对水族发展史上某一时段或某一分支而论,都有一定的历史性与合理性。据《百越源流史》载,大约在殷商之后,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古代居住着许多部落,史学界统称为“百越”。水族先民南迁之后可能融入百越的“骆越”支系中,然后逐步发展成为单一民族。因此,水族社会保留着殷商文化圈和百越族群的浓郁文化遗存。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

李聿(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