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春,太平天国将领李容发率其部准备在华士伏击清军和“洋枪队”。消息传到江阴城,江阴城里人打算献上“提炉饼”。
这时,有个叫阿六的师傅边做边想:大战在即,二、三万太平天国的将士要吃上饼,一炉一炉的烤,怎么来得及?于是,他在锅中加些油,让饼两面煎一下,再喷上一些水,促其早熟,煎出的饼焦黄喷香;他将此法告诉了**人。大家立即撤去提炉,改用煎锅,很快将饼制了出来。太平天国的将士们,吃了饼,信心和勇气十足,在华士一举歼灭了清军和“洋枪队”。事后,李容发向阿六致谢。阿六说:太平军为民杀敌,我们理所应当,“提炉饼”只是百姓吃的,达官贵人厌其是“噜吐饼”(江阴方言:“邋遢饼”)。李容发风趣地说:不妨将“噜吐”两字换个位置,取其谐名:“拖炉饼”吧!从此,“提炉饼”变成了“拖炉饼”,流传了下来,成了江阴地方上的一道名点。
拖炉饼,原名提炉饼,因其是用提炉煎烘而熟的,故得此名。后因用提炉煎烘的工艺比较麻烦,产量亦少,故改为用平底锅翻煎,其名因此亦改为拖炉饼。
拖炉饼是江阴历史上的一道名点,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拖炉饼,重用油酥,食糖,以荠菜,赤豆沙,枣仁,核桃仁,猪板油丁等入馅。制成后,两面发黄,香气扑鼻,咸甜相融,清香鲜美,深具江阴的地方特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