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夏布

家乡区县: 内江市隆昌县

  隆昌县夏布生产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唐宋以来隆昌夏布编织技术就比较发达。明末清初,湖广移民到四川,带来湖广麻布生产经验,与隆昌本地生产技术融汇交流,历经数辈祖传,工艺精益求精,技术不断改进。夏布织品曾先后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工艺品名誉奖,重庆国际纺织品评比会金奖,由此名扬九州并远销海内外。

  隆昌夏布(Longchang Ramie fabric)生产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唐宋以来隆昌夏布编织技术就比较发达。《四川省情》第六章说:宋朝时泸州班布已成贡品(班布又名麻布、夏布,隆昌那时尚未置县)。明末清初,统治阶级残酷镇压农民起义,颠覆了张献忠在四川建立的大西政权,四川人民惨遭屠杀。湖广移民到四川,带来湖广麻布生产经验,与隆昌本地生产技术融汇交流,历经数辈传承,工艺精益求精,技术不断改进,织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隆昌夏布。

  据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的隆昌乡镇概况调查表记载,县属28个乡镇中,除中城镇外,均产夏布。主要集散市场有五个:城厢、周兴、界市、龙市、响石。专业厂只有航空麻制厂一家,有工人80名,年产降落伞专用夏布1500匹。生产者大多是农民,只有少数是专业户。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四川日报》第十卷报告:全县业夏布者,约占农家百分之四十。其每年生活费用恃此以资弥补者约占二分之一。农家无论老少妇女,均操结麻线工作。年计收入,视技术之高下而异,平均每人可得十余元(当时320头夏布每匹市价 2元)。是夏布业之盛衰与农村经济之关系,良非浅鲜也。[1]

  隆昌县生产的“美女”、“狮球”、“织女”牌夏布织品曾先后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工艺品名誉奖,重庆国际纺织品评比会金奖。上世纪四十年代,“宋氏三姐妹”专程到隆昌考察夏布发展情况,解放前,上海有一条“隆昌街’,就是上海市从事隆昌夏布交易的场所。

   隆昌夏布工艺

1、绩麻:将原麻用手指甲划成细小麻线并连接成长线;

2、绕线:将长麻线绕在一短竹筒上,一定数量后抹下成线团;

隆昌夏布织造(5张)

3、排线、浆纱:用木架将麻线排成二十余米长的长线,并列排成上百支线,用米浆或化工原料按比例调上水,刷浆;

4、绕芋子:按织布梭大小将浆过纱的麻线重新绕出一小团麻线

5、织布:用织夏布的专用木工机械,按规格要求,人工操作,编织夏布。

 

何满子(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