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郭美美时代”中国慈善走向何方
乔志峰
郭美美最高可被判10年,曾一次性交易收数十万。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郭美美、赵晓来涉嫌开设赌场罪,依法向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为炫耀和出名,郭美美曾在个人微博上把认证从“演员歌手”更名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并发布豪车、奢侈品等炫耀奢华生活方式的照片,将与她本人无任何关系的中国红十字会推进了舆论漩涡,进而引发慈善信任危机。(5月22日《北京青年报》)
郭美美案即将尘埃落定,红十字会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一个赌博、炫富、性交易“五毒俱全”的小女子,竟然能给已有110年历史的慈善“老字号”造成如此巨大而持久的伤害,其影响无疑远远超出了慈善的范畴,值得整个社会深刻反思。
曾经红极一时、带给人无限遐想的郭美美“倒下去”了,红会和慈善事业的公信力能否真的“站起来”?我们当然都对此充满了期待。但毋庸讳言,近些年来红会公信力受损,并非完全都是郭美美一个人惹的祸,她只是一个“导火索”,引爆了长期累积的不信任。要想重拾往日的公信力和辉煌,红会和其他慈善机构未来的路还很长,都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作为。
其一,清理内部“蛀虫”。据媒体报道,曾被评为“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个人”的原昆明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阮姮被控贪污,连内裤都报销,还自称是“为了工作”。慈善机构对这样的害群之马必须零容忍,有多少清理多少。
其二,经费开支应严格把关。有网友曾贴出一张付款单位为“上海市卢湾区红十字会”的餐饮发票,这张标注消费了9859元的发票一经公布,很快被上万博友转发,并引发网络热议。上海市红十字会随后通报称,该资金开支渠道为为卢湾红十字会工作业务经费,非救灾救助款。红十字会的运营也需要成本,当然也应该有“工作业务经费”。可问题是,这所谓的“工作业务经费”究竟是多少,又是如何管理的?当中是否存在奢侈浪费、管理不透明等问题?
其三,提高慈善透明度。《2013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显示,我国慈善组织透明指数平均43.11分,仅3成公益组织透明指数及格。同时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我国仅有约20%的公众对我国公益慈善组织过去一年的信息披露工作比较满意,而前一年更是仅有9%的人表示满意。慈善信息不透明阻碍中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这一点已经被业内所充分认识。政府应尽快出台具有约束力的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标准、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与服务,红会等慈善机构也要自觉公开更多信息,接受公众监督。
其四,改革慈善体制。目前,我国的慈善事业还是一种准“垄断机制”,只有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几家慈善机构得到了政府的特别许可,是捐赠全额免税的慈善组织。慈善事业依附于政府,民间的慈善力量举步维艰。“后郭美美时代”慈善事业应当走向何方?法制化是唯一方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