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故居是一座具有浓厚的川中村民居特色的三重堂四合院木质结构瓦房,占地750平方米,加上四周园子占地6050平方米。1901年8月26日,陈毅元帅就诞生在这里。
1980年8月,乐至人民政府为纪念陈毅元帅,将故居修葺一新,同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并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评为国家AAAA红色旅游景区。 对于以前这三重堂是尤其用途和含义的。 陈毅博物馆第一重堂,是过去陈家会见客人的厅堂,存放着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悼念陈毅元帅手书的挽诗以及全国著名书画家创作的陈毅诗意画和书写的陈毅诗词。厅堂旁的侧房是碾房,里面的石碾,是陈家碾米、磨面所用。 堂室正中悬挂着陈毅元帅的巨幅画像。画像两侧挂着董必武和朱德同志撰写的《挽陈毅同志》的手迹。四间宽敞的展室内,有珍贵的图片、书信和实物数百件,分别从青少年时期、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较全面地介绍了陈毅同志光辉的一生。这些都有图片和文字介绍。还展出了陈毅幼年读书时用过的课本、墨海、石砚等;有战争年代穿过的戎装;有送给司机的毛毯、墨镜、烟盒等;有写给家乡亲友的书信等等。有一封写于1951年4月16日的家书,是陈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长时,写给母亲的长信,特别提出了新中国为人的根本在于“学有专长,立身有道”。 第三重堂,是陈家的内眷住房,也是陈毅出生地和少年时期食宿、学习的地方,陈列着陈毅使用过的用具。间厅是陈家就餐的地方,两侧是住房。左侧是陈毅父母住宿的房间,木床、床凳、蚊帐等都是原物。1901年8月26日,陈毅就出生在这里。右侧是陈毅读书的地方,桌子、砚台都是陈毅童年的用品。从这里通向右侧院,是陈家养猪的猪圈,左侧是陈家的厨房。综观整座庭院,松柏挺秀,竹径幽深,显示出一派肃穆幽静的气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