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参,是一种生长在坟墓中的参类,是一种植物,此物极毒。全身类似人形,有点像大得异常的人参,但要大出数十上百倍也还不止,它本身也和人参没有任何关系,内地对它没有准确的称呼,只泛称尸参或鬼参,古回回国称其为“押不芦”。在阴暗腐臭的泥土中滋生。
亦称“押不芦”、“押不卢 ”。草名。产西方。有毒。具有催眠麻醉作用。传说能起死回生。是古时从数千里外西域回回国圆沙城传进来的,此物极毒,全身类似人形,有点像大得异常的人参,但要大出数十上百倍也还不止,它本身也和人参没有任何关系,内地对它没有准确的称呼,只泛称尸参或鬼参,古回回国称其为“押不芦”。
多是在确认押不芦生长的位置之后,围着它挖开四条土沟,沟的深浅以可以容纳农村的大水缸为准,从沟底开始用坟砖堆砌成砖窑的形状,连上边都给完全封闭住,封闭前在里面关上几条恶犬,随后彻底用坟砖封堵,形成一间密室。 关在砖室中的恶狗由于呼吸不畅,在一阵咆哮后出于本能,它们就会用爪子挖泥,想要掘沟而出。一旦刨出押不芦这种巨毒植物,恶犬则感染毒气立刻毙命。也有的办法是直按用皮条把狗腿和毒根系在一起,人躲在上风口的远处放鞭炮,犬受惊而逃就会拔根而起,这个办法虽然省时省力,但并不保险,常常会使发掘者中毒倒毙,所以不如第一种办法流传得广泛。
宋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押不芦》:“ 回回国之西数千里地,产一物极毒,全类人形,若人参之状,其酋名之曰‘押不芦’。生土中深数丈,人或误触之,著其毒气必死……埋土坎中,经岁然后取出曝乾,别用他药制之,每以少许磨酒饮人,则通身麻痹而死,虽加以刀斧亦不知也。至三日后,别以少药投之即活。盖古 华陀能刳肠涤胃以治疾者,必用此药也。今闻御药院中亦储之, 白
廷玉 闻之 卢松厓 。或云:今之贪官污吏赃过盈溢,被人所讼,则服百日丹者,莫非用此?”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车力特穆尔 :“也好,我倒不稀罕这些一晚上就会凋谢的芍药花,我倒希望你这朵起死回生的押不芦花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