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的特点

家乡区县: 廊坊霸州市

霸州市地处河北省冀中平原东部,是省辖县级市(由廊坊市代管,是河北省首批扩权县市之一),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属环京津、环渤海城市群。北距首都北京80公里,东临海港城市天津70公里,西距古城保定65公里。宋人称:“此固三关之锁钥,实则冀中之机枢”,史有“帝阙下临通万国,行人至此望燕山”的记载。
霸州市幅员面积784平方公里,辖7镇(霸州镇、胜芳镇、信安镇、煎茶铺镇、南孟镇、堂二里镇、扬芬港镇)、5乡(岔河集乡、康仙庄乡、东杨庄乡、东段乡、王庄子乡)、一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两个办事处(城区办事处、辛章办事处),383个行政村(街),总人口58万
霸州市有5种宗教,14处宗教活动场所。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5座,天主教活动场所4处,佛教活动场所4处,基督教活动场所1处。教徒总数 9624 人,其中伊斯兰教5641人,天主教2026人,佛教1800人,基督教334人,道教8人。专业神职人员11人,其中和尚6人,阿訇4人,天主教神甫1人。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7个回族村,5所清真寺分别是霸州镇城二街清真寺,煎茶铺镇后两间村清真寺,信安镇光明街清真寺,胜芳镇民强街清真寺,堂二里尹华山村清真寺。
天主教徒主要分布在岔河集乡西高村,霸州镇渔津洼村,东杨庄乡上段村,信安镇建设街,胜芳镇石沟村。
佛教徒主要分布在信安镇,霸州镇,胜芳镇,堂二里镇,辛章,杨芬港镇,东杨庄乡,煎茶铺镇,王庄子乡。
基督教主要分布在胜芳镇,康仙庄乡,王庄子乡,煎茶铺镇等地。
道教主要分布在南孟镇。
1980年至1981年,霸县进行土地概查,总面积1175968亩。其中农田863290亩,林地35992亩,河流、沟渠、道路为166242亩,村镇和工矿用地110444亩,分别占总面积的73.4%、3.1%、14.1%、9.4%。1987年霸县进行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县土地面积为1199152.2亩,其中耕地865181.87亩,比第二次土壤普查面积多29470.87亩。1995年霸州市开展农村日常地籍变更调查工作,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200408.8亩。比1987年耕地净减少126914.3亩,平均每年减少14101.6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46819亩,交通用地增加3580亩。
霸州市位于牛驼镇地热田和文安—苏桥—堂二里地热异常带之间,中低温地热资源丰富。上第三系热储全区均有分布,蕴藏着丰富的40-80℃地热水,元古界、古生界热储存在着80-110℃地热水,有着良好的地热开发利用前景。
地热是集热、矿、水一体的矿产资源。上第三系地热资源广布华北平原,是第三纪晚期,冀中地区进入拗陷期统一背景下接受的一套河流相沉积,沉积厚度大,分布广,砂质岩类富含水,是区域性主要热储层之一,也是本区地热水采集层。据专家、学者分析和勘探证实,地热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地壳和上地幔放射性元素蜕变能,属传导地热资源。地热能较大规模开发常始于城镇,霸州市城区规模开发面积63Km2,分期分批实施。地热资源存储在砂(砾)岩体中,分为热量和水量两部分,水是热的载体,采热是通过采水实现的,故水的存储量尤为重要。
上第三系热储基本特征,一是主要热储层取水层段横向地层厚度比较稳定,分布面广。主要热储层馆陶组、明化镇组下段第二小段、砂岩层比较集中,埋藏适中,为取水主要目的层段,横向厚度较稳定,井间可比性好。馆陶组厚494.0-534.0m,明化镇组下段第二小段厚245.0-305.5m.二是上第三系热储层物性变化较大,馆陶组砂(砾)岩厚183.5-239.5m,渗透率平均30.4×10-3um2,孔隙度14.6%-20.5%.明化镇组下段砂岩厚249.5-383.5m,孔隙度20%,渗透率约210×10-3um2。明化镇组上段砂岩厚169.0-307.5m,孔隙度30.7-32.5%。三是主要产水层水文条件较好。明化镇组上段的油校1井,砂层厚33m,日产水300m3,水温30℃,矿化度639。2mg/L;明化镇组下段的霸热2井,日产水1730m3,水温51℃,矿化度784.0mg/L;馆陶组及部分明下段,砂(砾)岩厚233.0-254.5m,日产水1780.56-2078.4m3,水温70-76℃,矿化度1730.0-1970.0mg/L。
全市境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地下热水资源分布。至2003年底已打地热成井5眼,用于供暖、洗浴、医疗、种养业等多种方面。

刘丽姚(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