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历史人物(三)
邵开鼎:字丹泉,迁安人,壮年游昌黎而定居安家。年四十余岁尚无子。其与戴克昌同为清朱京东著名画家,苦绘人物、花卉、博古。其平生不衫不履,专功绘事,家赤贫,笔墨为生计。每作画悬纸壁间,卧视之,细心安置。章法兴到,日画数十张,否则,终日不拈笔。其性情耿直,碰心者作画谢金多少不计,或不受;所鄙夷者,以百金价不能得其尺幅,故善作诗,诗有宋人风,稿子散失,仅存《丹泉诗稿》一卷。死后葬于碣石山下。
赵辉斗:字奎光,昌黎大滩人。道光年间增生。家贫,以外出教书为生。长于时咏诗文,为乐亭进士孙国桢所奇赏。著《自娱轩序草》。晚年执教于乐亭大黑坨、小黑坨一带,为革命先驱李大钊13岁至16岁时的教师(时执教于小黑坨张家专馆),将李大钊送入水平府中学堂后结束教书生涯。乐亭大黑坨李大钊故居纪念馆藏有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修大黑坨华岩寺碑碑文为其撰,由李大钊父亲李任荣书写。
崔饫侯:字伯赈。昌黎人,举人崔树宝之子。光绪八年(1882年)中乡试副榜,为候选州判,后到直隶府入幕。其文字书法具高人一首,著有《越吟人境庐诗集》。曾邀请英文教员。设立民主学堂,李大钊于1913年9月列五峰山游览,曾想拜访,时其已病故。
高允之:字斌候。昌黎人,增生。咸丰年任江南教练官。其博学好义,晚年著书自娱,画得一手好墨竹,诗有逸致,书亦秀润。著有《宝森堂诗稿》、《文山堂笔略》、《中山堂经典集》等。
邸恩培:字承之。昌黎人,恩贡生,为候选州判。平生以教书著书为乐,著有《元极太极图》、《浅说乾坤六子论》等。终年八十七。
王之篆:昌黎人,王孝培之子,廪生。书法颇有造诣,又善绘蝴蝶,本县人多珍藏他的作品。
董光照:昌黎新集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执教于碣阳书院,于光绪年间编纂有《昌黎县乡土志》未刊用,抄本现藏于天津图书陌。
张念祖:字芍晖。昌黎人,张胜亭之长孙,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单人.国立大学文科毕业生。于民国六年(1917年)重修县志。生前著育《春秋大事表》等书。
李允功:昌黎人。其家贫,出外学习经商。自学绘画得体,善绘山水、人物、花鸟,以芦、蟹画得最为精妙.人多珍藏。年80余卒。
马梦花:字颖芬。昌黎人,民国二年(1913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与周恩来同学,一起办敬业群乐会,编印《敬业》杂志,上演话剧,曾在《敬业》杂志上发表过小说,并于民国三年(1914年)十月与周周来等同白演出话剧《恩缘仇》,与周恩来同饰饶香妇。民国五年(1916年)利用暑假在家乡办敬业群乐会.开展文艺、体育等活动,翌年与周恩来等由南开中学毕业后同去日本留学。由日本回来后,去上海当过几年翻译。民国十六年(1927年)回乡出任县乡村师范校长,兼教英语。其平生酷爱文学艺术,在乡村师范任校长期间,倡导创办校刊《黎明》主要发表文艺作品,使本地新文学创作之风渐浓。民国十八年(1929年),上河北省训政学院,考取建设局长一职.派赴雄县上任未去。后回县,曾任六区区长。生于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卒年待查。
宋文元:昌黎城关人,人称宋大少。其于本世纪20年代兴修群仙茶园(戏院),创办《昌黎周报》(杂志,有文艺副刊,开办永顺兴书店及印刷厂等,为发展本地文化艺术主建了一些设施。
杨悌忱:字久慈,昌黎城关人。继宋文元之后,于本世纪30年代初创办《燕东日报》(辟有文艺副刊),开设北方书局。其平生对地方文化建设颇为关心,1953年8月博览群书,遍询遗老,编纂成《昌黎古塔遗闻》一书。此书未刊印,抄本藏县档案馆。
张手润:昌黎人,清末贡生。晚年博学习文,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前后编印《昌黎名胜古踪览》一书。1953年为杨悌忱编《昌黎名胜古迹遗闻》作序并校对,署名子遗老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