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荡口古镇,带你体验水乡风情

家乡区县: 无锡市南长区

荡口古镇是我寒假新发现的一块旅游散心的好地方,这里远离市区,虽然是新建的却也能反映出水乡的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之处,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无锡荡口古镇吧!

荡口,古称丁舍和丁村,因位于无锡东南的鹅湖和南青荡而得名。是目前无锡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如今义盛河两岸,保留着成片的古建筑群,有北仓河老街、华氏始祖的老义庄、楠木厅、华蘅芳故居无锡荡口古镇,带你体验水乡风情、三公祠、珍贵历史遗迹有思泉亭、步弓刻石、植福祠戏楼等。 2004年,荡口镇与毗邻的甘露镇合并为鹅湖镇。

荡口历来是鱼米之乡。全镇现有耕地2.57万亩,水面1万多亩,除鹅湖外,还有南青荡、苏舍荡、蔡湾荡、白米荡、嘉菱荡等多个湖荡。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古盛产稻米、桑麻、银鱼、菱芡等农副产品,近年来葡萄、水蜜桃、鲢鳙鱼等成为无锡市名牌产品,“甘露青鱼”更是声名鹊起,成为江苏省名牌产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荡口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城镇建成区面积由不足2平方公里扩大到4平方公里以上。全镇现有工业企业500多家,涉及彩印、轻工、机械、服装等多个行业,彩印业尤为发达,被誉为“彩印之乡”。一个以鹅湖为核心景观的现代化旅游居住区正在规划建设中,规划面积近22平方公里。荡口将建设成为富有江南古镇和水乡特色的现代化新市镇。

荡口古镇规划总面积为:85.19公顷,其中核心区范围北到华蘅芳故居,东至胜利街尽头,南至荡口实验小学,西到义盛桥北仓河西侧,面积8.56公顷。保护控制区49.91无锡荡口古镇,带你体验水乡风情公顷,风貌协调区26.72公顷。古镇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保护性修复一期建设面积为28公顷。

荡口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可多得,其中,省级文保单位:华氏建筑群(华蘅芳故居、华世芳故居、华氏老义庄、襄义庄、华氏始迁祖祠、果育鸿模小学旧址、学海中学旧址、绎之楼);三公祠;植福庵戏楼。市级文保单位:中共中山中学旧址、蔡鸿生洋房、北仓河石驳岸及码头、华君武故居、王莘故居、华察墓前神道石马。3、控保单位:徐氏义庄;胥义庄;黄石弄、进步街、胜利街、团结街、生产街等民居。荡口在进行保护性修复后,将成为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中国文化名镇,成为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特色小镇。

荡口文化植根于古吴文化,又有自己的特色,在吴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经过上百代人薪火相无锡荡口古镇,带你体验水乡风情传,激浊扬清,吴文化在荡口发扬光大,形成了尚德、创业、崇教、亲水、民俗五大特色文化。

尚德文化——尚德是吴文化的精华,是荡口文化的首要特色。荡口地处泰伯开创的“至德之邦”,又是东汉名孝子丁兰的故里,本地第一大族华氏是名孝子华宝、华幼武和华贞固的后裔,荡口华氏义庄名扬天下,被誉为“江南第一义庄”。荡口以“让、孝、义”三德为核心的尚德文化光耀千古,泽惠百代。

创业文化——荡口历代先辈继承发扬泰伯开基的创业精神,形成了崇尚创业、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从华贞固到华燧、华绎之,从农副业到印刷、刺绣、餐饮、贸易、仓储等工商物流业,从名不见经传的村落,到遐迩闻名的商业码头和经济重镇,无不闪耀着创业文化的光辉。

崇教文化——荡口历来是崇教之区,无论是家教、义学,还是新学校的教育,都十分成功。无锡荡口古镇,带你体验水乡风情明清两朝荡口的进士、举人及其他各类俊才众多。近代以来这里培育出的杰出人才,如华蘅芳、华世芳、华王基、钱穆、顾毓王秀、钱伟长、钱临照、王莘、华君武等,均享誉海内外。

亲水文化——荡口古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家家枕水而居,户户开门见水,与水结缘,以水为本,亲水是其一大文化特色。自古以来,在荡口人的生产和生活中,水须臾不离左右,成为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民俗文化——荡口、甘露的民俗文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三个规模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流传至今,即元宵灯节、四月十五庙会(现称鹅湖民俗风情节)和端午节赛龙舟。这种民俗文化是以寺庙、宗祠和水为依托,以集市群众活动为表现形式,融游乐、艺术、商贸为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质是一种生活美,是发展一方经济的推动力。

介绍了那么多,还是要你自己亲自去看一看才会有自己的感觉,我光在这里说是没有用滴!快自己去看看吧,没准你还真能碰到那个梳着大油辫子的美丽的水乡姑娘呢~

想了解更多关于无锡的美食、美景、人文历史等请点击: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nanchang.html

请关注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Corbeau

Corbeau(2014-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