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流长红军路线

家乡区县: 贵州省息烽县

旅游景点红军路线

国民党中央军阻击红军碉堡遗址

红军长征时走过的观音岩

红军过流长大塘渡口

红军走过的悬崖峭壁
流长乡

简介:1935年3月至4月,毛泽东等领导的中央红军从大塘南渡乌江进入流长,从观音岩、手爬岩到今前奔村慢阳坡、马鞍山,大水村的邓家湾、霄家寨和流长村的流长街、茅坡等地集结,挥师进入贵阳境内,留下丰富多彩的长征文化和许多可泣可的英雄事迹。在流长,红军主要经过慢阳坡寨子、刘家寨、总寨。游客可在慢阳坡寨子游览国民党当时的指挥部、大塘河一代浏览碉堡(免费)。大塘渡位于梯子岩渡口与江口渡之间,是敌人防守最严的一个渡口。南岸在今息烽流长乡前奔村境内。南岸壁立千仞,由北向南望,左边一条小道由手爬岩通向水落洞,右边有一条从山顶上挂下来的一条羊肠小道由观音岩通向水落洞,两条路在水落洞汇合之后,直通流长集镇。除这两道小道之外,这一节都是悬崖峭壁,无路可走,敌人凭据这易守难攻的地势,在水落洞一带修了三个碉堡,其中观音岩口一个,手爬岩岩口1个,水落洞后面的沙岗1个,三个碉堡呈犄角之势,一连守敌凭据碉堡用机枪防守。而对敌人的严密防守和易守难攻的地势,红军对敌人的阻击采用佯攻,没有正面还击,主要是做扎好浮桥的准备,并派水性好的红军泅渡南岸作好准备与包抄攻打大塘的红军接应。突破江口的红军过瓮桶河,上周家坡和风岩一带,从水落洞的后山麻坪一带突然攻打沙岗的碉内守敌,敌人惊慌失措,红军居高临下,冲锋号一响,敌人闻号而逃,大塘渡终于攻下。
顺江

息烽县顺江码头位于息烽县流长乡水尾村,距离乡政府12公里。顺江是乌江的支流之一,目前该码头是息烽县主要的旅游景点,也是乌江流域旅游的主要景区之一。顺江码头具有南通修文六广、金沙、黄沙等地,北可通乌江发电厂的天然地理优势,该码头客流量大,年客流量达3000多人,现已被市列为乌江库区旅游资源开发范围。已动工修建的息烽至金沙乌江大桥将带来巨大的旅游效应。顺江沿岸有怀人洞、大洞、私方洞等溶洞。溶洞内有石笋、石钟乳、菩萨,卡斯特地貌明显。每逢雨天,怀人洞周围形成自然瀑布,五彩缤纷,形状奇特。顺江两岸石壁奇形怪状,可游船观赏两岸的美丽风景。顺江网箱养鱼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现已发展网箱养鱼1700余箱,年产鱼1750000斤。
没量坑

在息烽县流长乡宋家寨附近有一个天坑本来叫做“没量坑”,70年前,红军长征经过此地后,此地成了国民党反动派残害红军的地方,被当地老百姓改名叫做“没良坑”。息烽县投资20万元,欲将附近的上山路和天坑周围平整出来,将“没良坑”建成可供人们瞻仰的红军烈士殉难处。“没良坑”就在山顶一片普通田土的旁边,由于天坑周围长满了荆棘和杂草树木,乍一看,容易让人误会这儿只是一片灌木林。可是,当我们拨开树枝往里看,见到的却是一个令人目眩的望天洞。望天洞洞口目测直径约10米,深不可70年前,一位掉队的红军干部就是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爪牙骗到这里,然后被残忍地推进洞里后牺牲的。
流长乡

无名的红军被天坑埋葬,国民党反动派残害红军的恶行却并没有被一笔勾销。流长乡一带上年纪的老百姓至今都能详细讲述“没良坑”葬红军英魂的史实。1935年3月,红军长征经过息烽县流长乡。一位因病掉队的红军干部躲进了宋家寨的山神庙,不料却被当地大地主、国民党第六区分部书记长宋子祯的爪牙罗绍安发现。当天晚上,在宋子祯的指使下,罗绍安、王向朝等爪牙又找到那名红军,并假装善良人骗他说带他去甘溪追随红军大部队。快到天坑边上时,红军干部明白上当了,他刚一停下脚步,罗绍安等爪牙立即扑上前去,抓着他的肩膀将他往天坑里推,由于生病体虚,红军干部被罗狠狠地推进了深洞中。凶残的罗绍安随后还搬了一块大石头砸了进去。

红军干部牺牲后,他的遗物——一床黄色的毛毯和一包宣传共产主义理想的进步书籍落入了国民党反动派爪牙的手。毛毯被亲手残害红军的罗绍安以十八块大洋的高价出卖,进步书籍则被宋子祯的侄儿宋昭容烧毁。血债终究要用血来还。解放后,残害了红军的宋子祯和罗绍安在清匪反霸运动中被当地人民政府枪毙,被判刑入狱的宋昭容交出了红军干部遗留下的那床黄色毛毯。如今,这床珍贵的毛毯作为革命文物被遵义会议会址革命军事文物展览馆收藏。

//

//

v1535694741(

 

summer(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