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的水湄村,村前流过的船岗河如清澈的一汪眼波,而水湄村便恰似眼波上那道清浅温柔的弯眉。登上东边的船岗山顶向西遥望,只见水湄村明清时期建筑的100多间青砖大屋一气相连,蔚为壮观,这100多间青砖大屋构成了我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水湄村古建筑群。构成了我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水湄村古建筑群。
水湄村古建筑群占地约1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明清时期建筑156间,全村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姓叶。村党支部书记叶天真介绍,元朝末年,其始祖叶氏从江西吉安庐陵大布乡避乱南下,先在南雄珠玑巷落户,再移居阳江,到了明朝初期定居水湄。 走进水湄村,笔者发现该村古建筑群大体上坐西南向东北,村中几乎全部是雄伟壮观的青砖屋,建筑结构十分坚固,虽经几百年历史,至今仍保留贵族气派在一间青砖屋墙脚站定,翘首凝望。只见淡绿的檐板上一组做工精细的花鸟木雕,虽已满结蛛网仍栩栩如生;檐下壁画是传统的“梅兰竹菊”,但呈扇面形状,尤为珍贵特别;屋脊像龙船一样两头翘起,朝空中打了一个弯之后又落下,仿佛神龙抖尾般依稀透出一股力道之美。穿行于这座河水之滨的村落,一座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小楼在一众中式风格的青砖石屋间显得特别醒目。这座小楼的主人,是原国民党第三十七集团总司令叶肇将军。 与其他青砖石屋不同,这栋小楼屋面不是板瓦覆盖的硬山顶,而是平面天台式,大门采用双柱拱顶设计,屋内立着罗马柱,天井被改造成了小花园,窗户嵌着浮法玻璃,整栋小楼西洋味浓厚。据老叶介绍,叶肇在抗日战争期间屡建奇功,曾率部队赴江西南浔一线作战,全歼日寇精锐部队,有“国之干城”的美誉,可谓是水湄的一大名人。
从叶肇将军往前追溯,笔者惊奇地发现这座滨水小村从清代开始便走出了不少进士举人,及至民国及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水湄村更是人才辈出。
据村史记载,早在康熙年间,水湄村人便开设武馆,并聘请名师日夜练武,至道光年间人才辈出;建国以后,水湄村有不少人自费出国留学;而在大学教育远远未及今天普遍的七八十年代,水湄已经有了不少大学生。
云浮4个“古村落”
据了解,第四批广东省古村落的考察认定,是我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省古村落的认定标准为:在广东范围内,清代以前形成的,现存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和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村落。本次公布的第四批“广东古村落”共有47个,凤阳村是我市唯一一个进入第四批“广东古村落”名单的古村。
多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古村落的保护开发,许多古村得到较好的保护,至目前为止,我市有4个古村入选广东省古村落名录:郁南县连滩镇兰寨村、大湾镇葛村,新兴县六祖镇水湄村和罗定素龙街道凤阳村。凤阳村又名羊塘头村,位于罗定盆地中心地带,毗邻罗定市区。该村由明代嘉靖年间凤阳村籍陈氏族人——广西南宁府宣化县知县陈宾所建,后经陈氏子孙不断发展,逐渐成为明清时期罗定州城周围著名的“三头两赤”五条古村之一,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
关于“岭南古建筑”
中国文物和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说:“中华文化的根基在村落,西安、洛阳和北京等都是从村落发展起来的,一个古村落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那里有创业始祖的记载和传说,有古老的遗训族规。” 走进村中,犹如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根基长河中荡涤心灵。
水湄村古建筑群,以龙凤青砖石板博古屋为主,基本结构分为单进式一正门、一天井、两配房、一正厅、两偏房;两进式一正门、一天井、两配房、前厅及两偏房、一屏风、后庭两配房。其正脊装饰分为单层或双层爽脊,灰雕以梅兰菊竹、花鸟鱼虫为主,极富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檐板木雕以人物、花鸟为主,用料考究,造工精细,栩栩如生;壁画题材丰富,部分图案呈扇形,“梅兰菊竹”、“鹳凤龙袍”、“山水岩云”、“花鸟鱼虫”、“福禄寿图”、“八仙过海”等。
此外,部分外墙浮雕不仅有花鸟等动物,而且配有古诗词,书法技艺令人赞叹不已。整个古建筑群坐西南向东北,巷道横竖一线,布局工整合理。其中四屋十二座还有防盗功能,前后屋侧都建有巷门。而精雕细琢的檐板,即使已满结蛛网,仍掩盖不住其本有的精致。这些都使水湄村古建筑群在经历了数百年历史的冲刷后,仍保留着贵族气派。这些壮观的古建筑群印证了昔日水湄村的人文辉煌。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mykin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